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套路多!北京銀保監局提示風險

發布時間:2022-10-26 08:5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5日消息 據北京銀保監局網站消息,近年來,一些非法組織或個(ge) 人以“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的名義(yi) ,發布以“停止催收”“反催收”“全額免息”“停息掛賬”“信用卡債(zhai) 務重組”等為(wei) 標題的廣告,冒充法律工作者騙取消費者信任,獲取消費者個(ge) 人金融信息,收取高額代理費用,牟取非法利益,嚴(yan) 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luan) 金融市場正常秩序。北京銀保監局提示廣大消費者:非法“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存在三大風險,警惕非法“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陷阱。

  非法“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套路多

  套路一:假冒專(zhuan) 業(ye) 人士發布虛假廣告,誇大宣傳(chuan) 。冒充律師、銀行員工或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人士,在微信公眾(zhong) 號、QQ群、網絡論壇、短視頻等媒體(ti) 平台發布“逃廢債(zhai) 務”“全額免息”“征信修複、洗白”“專(zhuan) 業(ye) 反催收”等虛假或誤導性信息,編造虛假成功案例誇大宣傳(chuan) ,刪除屏蔽不利評價(jia) ,以“維權不成功不收費”等為(wei) 噱頭進行虛假承諾,欺詐誘騙消費者找其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

  套路二:誘導獲取消費者個(ge) 人金融信息,收取高額費用。誇大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作用,誘導消費者授權其獲取個(ge) 人金融信息,並要求提供身份證號、信用卡賬號、聯係方式、家庭住址及成員信息,甚至要求郵寄身份證原件、信用卡、電話卡等重要個(ge) 人證件,或要求提供密碼信息等敏感金融信息,並向消費者收取高額的代理費、谘詢費或手續費。

  套路三:慫恿消費者虛構事實、偽(wei) 造證據,惡意逃廢債(zhai) 。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違背誠信原則甚至跨越法律底線,編造辦卡經曆等事實,偽(wei) 造貧困、重病、殘疾等證明材料,錯誤套用法律法規,使用固定投訴模板,以消費者身份向銀行、監管部門、政府機關(guan) 等進行投訴舉(ju) 報,並借此向銀行機構施壓,以達到逃避債(zhai) 務目的。

  套路四:阻礙有關(guan) 部門與(yu) 消費者取得聯係,切斷正常維權渠道。切斷消費者與(yu) 銀行、監管部門間的直接聯係和溝通,誘導消費者采取纏訪、鬧訪等過激行為(wei) 不當維權,甚至以扣押身份證等手段脅迫消費者以維權為(wei) 名反複升級投訴,阻礙消費者與(yu) 銀行之間的正常協商,從(cong) 中攫取非法利益。

  非法“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存在三大風險

  風險一:個(ge) 人信息泄露隱患多。消費者將重要個(ge) 人身份信息、個(ge) 人金融敏感信息等提供給非法代理方,麵臨(lin) 被不法分子非法出售、非法使用的風險,如進行信用卡惡意透支、偽(wei) 冒辦理小額貸款、偽(wei) 冒辦理銀行卡盜刷或參與(yu) 洗錢違法犯罪活動等。

  風險二:個(ge) 人信用受損影響大。如果消費者輕信非法代理方所謂的“維權”方法,拖延或暫停還款而拒絕與(yu) 銀行溝通,很可能因逾期還款導致消費者個(ge) 人征信信息產(chan) 生不良記錄,對後續貸款、買(mai) 房、買(mai) 車甚至就業(ye) 等產(chan) 生不利影響。如果消費者受非法代理方教唆參與(yu) 編造事實、提供虛假材料進行惡意投訴,還可能麵臨(lin) 法律風險,涉嫌違法犯罪。

  風險三:個(ge) 人資金損失風險高。消費者若選擇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與(yu) 銀行之間正常協商渠道將被切斷,會(hui) 造成協調處理進度延遲,消費者除需承擔因逾期產(chan) 生的息費增長外,還需承擔高額的谘詢費、代理服務費或手續費,加重自身債(zhai) 務負擔。此外,消費者將詳細的個(ge) 人信息甚至銀行卡密碼提供給非法代理方,還可能麵臨(lin) 銀行卡被盜刷等,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損失。

  學習(xi) 正確使用信用卡,警惕非法“代理處置信用卡債(zhai) 務”陷阱

  一是全麵清晰了解信用卡功能,做明白消費者。信用卡具有循環透支功能,還款情況將直接影響個(ge) 人征信。消費者在辦卡時務必認真閱讀信用卡領用合約、信用卡章程等,全麵了解其中涉及申領、使用、費息收取、對賬及還款等重要內(nei) 容,熟知信用卡使用規則,正確使用信用卡。辦卡後要注意信用卡需本人持有,不要交由他人保管,更不要出租出借他人使用。

  二是信用卡消費量力而行,養(yang) 成按時還款好習(xi) 慣。信用卡消費者需要注意培養(yang) 理性消費的理念,避免“衝(chong) 動消費”“過度消費”,為(wei) 確保信用卡能正常使用,需要避免進行信用卡套現或者違規改變信用卡資金用途等異常用卡行為(wei) ,對於(yu) 正常消費產(chan) 生的信用卡賬戶餘(yu) 額,記得按時查看並還款,避免產(chan) 生逾期記錄影響個(ge) 人征信。

  三是認清非法代理真麵目,切勿泄露個(ge) 人信息。信用卡消費者需要注重增強個(ge) 人依法維權及信息安全意識,切勿參與(yu) 虛構事實、偽(wei) 造證據等違法行為(wei) ,切勿向非法代理機構提供個(ge) 人重要信息,避免因信息外泄給自身帶來不可控的風險。如果發現自身合法權益受到違法行為(wei) 侵害,應保留證據並及時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四是務必通過正規渠道,依法理性維權。消費者對銀行信用卡服務存有異議的,可直接向銀行投訴;未能解決(jue) 的,可向行業(ye) 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仍未解決(jue) 的,可根據協議約定向仲裁機構提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主張民事權益。切記不要輕信非法代理方的虛假承諾,避免上當受騙,造成錢財和信用“兩(liang) 空”。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