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小學教材也要“去中國化”?島內3家出版社教科書被要求重編

發布時間:2022-11-15 09:00:00來源: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台教育機關(guan) 正審查2023學年小學五年級社會(hui) 科教科書(shu) ,3家出版社疑因未貫徹當局“去中國化”而被要求重編。

  據台灣《中國時報》12日報道,台灣教科書(shu) 出版商南一、康軒、翰林日前將小學五年級教科書(shu) 送到教育機關(guan) 審查,主要提供給2023學年將升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使用,但不料出版社都接到通知,要求他們(men) 對課本上下冊(ce) 重編,這也是首度出現3家出版社被要求退回重編的情況。其中一家出版社私下表示,審查委員要求將台灣史放入東(dong) 亞(ya) 史的脈絡,並要求以“變遷及因果”等四大主題軸編排,拋棄了時間軸,有“去中國化”的疑慮,幾乎重演3年前高中曆史課本的狀況。

  南一書(shu) 局發言人黃安誌稱,教育機關(guan) 的來函內(nei) 容模糊,主要是編審委員認為(wei) 目前所編的教科書(shu) 與(yu) 課綱精神有段距離,因此要求將台灣、大陸、日本與(yu) 韓國等曆史放在東(dong) 亞(ya) 史脈絡,但小學生不具備相當程度的基礎文史知識,擔心不按照時間軸呈現內(nei) 容,恐讓教學變得混亂(luan) 。康軒出版社發言人許牧民說,目前收到的公文並沒有清楚說明審查未通過的理由。一名曾在教育機關(guan) 任職的人員表示,教科書(shu) 審查過程極度繁瑣,不過既然官方不敢清楚交代退書(shu) 原因,想必就是與(yu) “去中國化”政策有關(guan) 。

  對於(yu) 上述質疑,台“教育部”回應稱,社會(hui) 課綱並未“去中國化”,而是要讓學生從(cong) 單一區域的學習(xi) ,導向全球互動關(guan) 聯的係統思考與(yu) 多元理解。台“教育部長”潘文忠12日也說,當中並不涉及“去中國化”的問題。

  中時電子報12日稱,台“教育部”說法含糊,業(ye) 界質疑幕後黑手就是前“教育部”主任秘書(shu) 莊國榮。此人“台獨”立場鮮明,最具代表性的行為(wei) 是在2007年12月執行把“中正紀念堂”的“大中至正”匾額換成“自由廣場”。報道稱,莊國榮近年轉為(wei) 低調,但還是在2016年潘文忠接任“教育部長”後重出江湖,成為(wei) 潘的政治左右手,更是許多教育政策的幕後推手。一名熟悉台“教育部”內(nei) 部政治操作的知情人士透露,這回教科書(shu) 書(shu) 商被整,教育機關(guan) 連理由都說不清楚,便強硬退書(shu) 並要求重編,圈內(nei) 人一致認為(wei) 就是莊國榮在背後搞鬼。

  近年來,蔡英文當局推動所謂“去中國化”,不僅(jin) 在高中國文課調降文言文比例,公務員考試也將廢考公文,引起諸多批評。台灣師範大學調查民眾(zhong) 對中文的課程看法,結果顯示超過九成民眾(zhong) 認同學好中文有助於(yu) 人際關(guan) 係與(yu) 職場表現。台師大國文係教授徐國能稱,近來語文教育討論議題總與(yu) 政治掛勾,但它不該是政治犧牲品,希望通過這份民調為(wei) 相關(guan) 教育政策帶來新的可能。(張若)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