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王樂:腳下沾滿泥土 心中裝滿百姓
“原來這段路,坑坑窪窪的,遇到下雨天更是沒法走,裏麵的人出不去,外麵的人進不來,已經成為(wei) 村民的‘心病’了。”家住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王愛召鎮大淖村的老支書(shu) 李金全說,村裏來了第一書(shu) 記,東(dong) 奔西跑地聯係著把路給修好了,看著寬敞平坦的柏油路,村民的心裏舒坦了。
老支書(shu) 李金全嘴裏說的第一書(shu) 記,是2021年10月到村裏駐村的王樂(le) ,到村裏後,王樂(le) 心裏想的就是如何帶著村民奔小康,把經濟搞上去?心中規劃著發展鄉(xiang) 村經濟的藍圖。然而,當他看到村裏的路都不通時,一下子犯了難。王樂(le) 經過與(yu) 村“兩(liang) 委”了解情況和走訪村民,得知了這條路,不僅(jin) 是阻礙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困擾村民多年的出行難問題,王樂(le) 便下定決(jue) 心,先修路。
說幹就幹,王樂(le) 多次協調市旗兩(liang) 級交通部門對舊樹德線維修項目立項,爭(zheng) 取建設資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今年9月開工了,經過一個(ge) 多月的緊張施工,困擾村民多年的泥濘路修好了。竣工當天,村民們(men) 早早地就來到竣工現場,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說笑著、歡鬧著……村民們(men) 紛紛豎起大拇指為(wei) 王樂(le) 點讚。
一位開著農(nong) 用三輪車準備出去買(mai) 飼料的農(nong) 民說:“以前出門買(mai) 個(ge) 飼料很不方便,又不安全,現在路修好了,開車跑幾個(ge) 來回都沒問題,現在出門心裏可踏實了。”
要想富,先修路。王樂(le) 說:“一路通,百業(ye) 興(xing) ”,村裏今後要以這條“民心路”為(wei) 契機,不斷完善村內(nei) 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改善村子麵貌的同時提高村民素質,同時我們(men) 還要發揮村裏的農(nong) 業(ye) 優(you) 勢,積極打造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助力國家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
駐村以來,王樂(le) 參與(yu) 組織實施大淖村高標準農(nong) 田2.6萬(wan) 畝(mu) ,適度規模經營麵積達到10950畝(mu) ,引進水稻等新品種1400畝(mu) ,協調企業(ye) 幫助銷售農(nong) 副產(chan) 品1200餘(yu) 萬(wan) 元,在建占地7000平方米糧食存儲(chu) -晾曬場,設立人居環境積分超市,配備拖掛式垃圾箱等設施,實現垃圾推車全覆蓋,大淖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煥然一新,即將建成的村民議事長廊及健身廣場為(wei) 村民提供了休閑的好去處……據統計,今年以來,王樂(le) 和駐村工作隊共引進資金超過1000萬(wan) 元,解決(jue) 86個(ge) 民生難題。
在王樂(le) 看來,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黨(dang) 員。到基層就要發揮黨(dang) 員幹部的作用,做老百姓的貼心人,想群眾(zhong) 之所想,急群眾(zhong) 之所急。如今大淖村的村民們(men) 走在寬闊的馬路上,正奔著幸福出發。(王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