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內蒙古科右前旗:工礦廢棄地變身高標準梯田

發布時間:2022-11-29 15:43:00來源: 央廣網

  在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科右前旗阿力得爾蘇木,望向海力森百年古榆民俗旅遊度假村的方向,有一片300多畝(mu) 的高標準梯田。7層高低錯落的梯田盤踞在當地人口中的“南山”上,每級台階間高度差在2至4米,每層覆土深度超50厘米。

  曾經的“南山”,以己之力托舉(ju) 著海力森春風磚廠的采土、製胚、燒製的流水線,以己之軀貢獻著燒磚所用的粘土。後來,隨著紅磚漸漸退出建築市場,磚廠也逐漸淡出曆史舞台。荒廢多年的“南山”變成了民采民用多發點、生活垃圾堆放點,雜草叢(cong) 生、破敗不堪、溝壑縱橫、臭味熏天是當地人對這裏的印象。2020年3月,春風磚廠采礦許可證到期,經過政企聯手多次整改治理,“南山”基本恢複原貌,因為(wei) 沒有得到再利用,資源一直處於(yu) 閑置狀態。如何讓閑置的資源變成高標準梯田?是城鄉(xiang)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yu) 指標跨省調劑項目讓荒山煥發了新生機!

  今年下半年以來,科右前旗破題礦山生態修複、複墾和城鄉(xiang)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yu) 指標跨省調劑相結合,盤活閑置工礦廢棄地資源,推進“增減掛鉤+生態修複”模式,讓工礦廢棄地變身“聚寶盆”。今年,科右前旗共計實施4處利用工礦廢棄地複墾的城鄉(xiang)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yu) 指標跨省調劑項目,總麵積達731畝(mu) 。

  科右前旗將持之以恒抓生態文明建設,久久為(wei) 功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在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礎上,增加有效耕地麵積,堅決(jue) 守好“責任田”,全力紮牢“米袋子”。(張昕陽)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