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核心封控區血透患者“生命線”
11月29日下午6時許,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康鷺片區第16號網格內(nei) ,56歲的李用(化名)在兒(er) 子陪同下,快速完成外出就醫登車前的各項流程:出示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現場進行抗原檢測、簽署外出就醫閉環管理承諾書(shu) ……“因為(wei) 你們(men) 在,我和家人的心放下來了!”他對上門服務的醫護人員說。
李用是一名腎病患者,需要每周做1次透析。半小時後,他與(yu) 另外兩(liang) 名需血液透析的患者,被閉環轉運至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4個(ge) 小時後血透完畢,他們(men) 由救護車“點對點”安全接送回家。
定期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減輕症狀、延長生存期的主要治療方法。一旦延誤治療,易出現高鉀、心衰等危及患者生命的並發症。
鳳陽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質控部主任李媛介紹,該中心下屬的三個(ge) 醫療保障點,共負責為(wei) 轄區內(nei) 24人提供透析的閉環轉運服務。
“轄區內(nei) 所有需要血液透析患者的身體(ti) 狀況、病曆病史等信息,我們(men) 都形成了工作台賬。”李媛介紹,相關(guan) 信息上報海珠區醫療救治中心下屬的透析工作小組,並鏈接區內(nei) 多家醫院的血液透析中心資源,形成快速轉運和服務網絡,在嚴(yan) 把治療安全和院感防控的前提下,為(wei) 片區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服務。
目前,康鷺片區血液透析患者的接收醫院包括廣州市海珠區中醫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和海珠區內(nei) 一家民營血液透析中心,接下來將納入更多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
幫助李用閉環轉運的康鷺片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保障中心當班醫生阮敏堅說,安排核心封控區內(nei) 患者外出開展透析,要提前做好各項協調工作,力爭(zheng) 各環節無縫銜接,確保按照約定時間準時到院,與(yu) 醫院其他患者錯峰進行治療。
血透患者如果核酸檢測陽性怎麽(me) 辦?“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街道,按相關(guan) 規定閉環轉運至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後進行透析治療。”李媛說。
鳳陽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鄭瑞昌介紹,除了治療頻次高的血液透析患者外,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該中心也都建立了特殊群體(ti) 關(guan) 愛台賬,提供“一對一”醫療谘詢和診療服務,並與(yu) 專(zhuan) 門的醫療機構對接,暢通就醫通道。
截至11月29日,本輪疫情海珠康鷺片區已開展醫學谘詢15836人次,上門診治866人,包括38名血透病人在內(nei) 送外就醫847人,包括154名孕產(chan) 婦在內(nei) 送外住院230人。
南方日報記者龔春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