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北京6次蟬聯榜首

發布時間:2022-12-02 10:46:00來源: 京報網

  近日發布的英國《自然》雜誌增刊《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2》顯示,北京在世界領先的科研城市中繼續保持首位。這是北京連續第6年蟬聯“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首。

  “從(cong) 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兩(liang) 個(ge) 維度看,本市已進入全球創新型城市前列。”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主任許強表示,在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覺地從(cong) “國之大者”高度認識和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把北京打造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在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中當好排頭兵、作出北京貢獻。

  創新高地新地圖亮出來

  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製並定期發布,它追蹤發表在82本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根據有關(guan) 機構、國家或地區論文的數量和比例等,反映全球高質量科研產(chan) 出及合作情況。北京已連續6年位居該指數年度榜首。

  在本年度指數中,北京在物理科學和化學領域的產(chan) 出也居世界之首。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說,這與(yu) 本市近年來聚焦原創性、引領性科學技術領域,不斷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全力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以及顛覆性技術的努力密不可分。

  放眼北京,一處處創新高地初露端倪。3個(ge) 國家實驗室已進入運行階段,一批大科學裝置集群落戶懷柔科學城,新型研發機構聚焦世界科技前沿領域發力……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區塊鏈、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湧現出馬約拉納任意子、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基因測序技術等一批世界級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北京科研人員研發出超導量子計算雲(yun) 平台、化學小分子誘導人成體(ti) 細胞轉變成為(wei) 多潛能幹細胞、28納米芯片製成工藝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為(wei) 解決(jue) 重點領域“卡脖子”問題提供了源頭支撐。

  產(chan) 業(ye) 集群聚集形成“反饋環”

  從(cong) 尖端科研走向高精尖產(chan) 業(ye) ,北京步履不停。新一代信息技術已形成萬(wan) 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醫藥健康、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等4個(ge) 千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也表現亮眼。

  以中關(guan) 村科技園區為(wei) 例,這裏匯聚了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約300家跨國企業(ye) 的研發中心,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彰顯。“公司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北京優(you) 良的營商環境、卓越的人才資源和政府的堅定支持。”北京思靈機器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攻人工智能機器人,該公司政府事務總監和書(shu) 平說,以中關(guan) 村為(wei) 代表的先行先試政策,為(wei) 高科技創業(ye) 企業(ye) 提供了良好的成長土壤。過去3年,該公司從(cong) 一個(ge) 隻有10餘(yu) 人、主營業(ye) 務收入幾百萬(wan) 的小企業(ye) ,發展為(wei) 估值超過15億(yi) 美元、年銷售收入近2億(yi) 元人民幣、全球雇員超過900名的獨角獸(shou) 企業(ye) 。

  逐漸顯示出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集聚效應,也得到了國際認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研政策研究員卡羅琳·瓦格納認為(wei) ,北京和上海的研發成果得益於(yu) 產(chan) 業(ye) 集群的集聚效應,它能打通產(chan) 業(ye) 、大學以及中科院等機構的合作渠道,形成“反饋環”,加速科學知識創造,將科研推向更前沿的領域。

  活躍研究人員數量全球第一

  從(cong) 城市合作網絡的視角來看,北京是我國最大的城市間科研合作中心。我國很多城市最主要的科研合作都有北京科研人的參與(yu) ,擁有多個(ge) 合作關(guan) 係的城市,其最大的合作對象也往往是北京。數據顯示,僅(jin) 2021年,本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7000億(yi) 元,流向外省市和出口技術合同成交額占比達74.1%,對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增刊認為(wei) ,研發資金的大幅上漲推動了國際合作,也為(wei) 北京吸引了大量人才,北京的頂尖高校、科研機構等資源就像是人才“吸鐵石”。數據顯示,本市已集聚形成從(cong) 戰略科學家到頂尖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人才,再到青年科技人才的高水平人才隊伍,活躍研究人員數量超47萬(wan) 人,位列全球第一。

  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表示,目前,本市著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化科技體(ti) 製機製改革,整體(ti) 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創新人才、資本要素資源加快集聚,全社會(hui) 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實現較快增長。本市堅持將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取得了曆史性成就。

  相關(guan) 新聞

  兩(liang) 座北京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發布“任務單”

  本報訊(記者 劉蘇雅 實習(xi) 記者 何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空天科技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和北京理工大學的國防與(yu) 信息安全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最近相繼發布“任務單”:將孵化一批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培育一批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創業(ye) 人才。這兩(liang) 座北京科技園近日入圍了全國首批10家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建設試點名單。

  空天科技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聚焦北航優(you) 勢學科——“空天科技”,打造空天科技前沿領域創新策源地,培育一批頂尖研究型人才、複合創新型人才,突破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培育空天科技企業(ye) 孵化加速示範區,提供專(zhuan) 業(ye) 化科創服務,育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創新型企業(ye) ;與(yu) 關(guan) 鍵領域領軍(jun) 企業(ye) 開展全方位合作,構建具有典型行業(ye) 特色的卓越工程師和高水平複合型工科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國防與(yu) 信息安全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致力於(yu) 孵化高成長性學科公司,培育具有企業(ye) 家精神的領軍(jun) 領導人才,構築國家未來產(chan) 業(ye) 重點方向全球創新培育高地。科技園提出“雙創”人才聯合培養(yang) 共同體(ti) 理念,開設精品創業(ye) 課程,聚集優(you) 質創業(ye) 導師資源;組織“青馬工程”“北理創業(ye) 杯”大賽等精品創業(ye) 活動,對於(yu) 優(you) 秀的學生創業(ye) 項目,園區在常規服務基礎上,給予免費注冊(ce) 、提供免費辦公工位等服務。

  全國首批10家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建設試點名單由科技部和教育部聯合公布。各試點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要建立大學、地方政府或國家高新區、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共商共建共有機製,把構建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創業(ye) 生態作為(wei) 科技園建設的核心,探索多學科交叉融合,在技術攻關(guan) 、企業(ye) 孵化、人才培育等方麵發揮作用。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