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金雅園小區居民齊參與 舊貌換新顏

發布時間:2022-12-02 10:48:00來源: 北京日報

  “小區5號樓和7號樓之間有將近2000平方米的花園,可這麽(me) 大一片空間,卻連坐下休息的地兒(er) 都找不到。”家住金雅園小區的居民反映,小區裏雖然有不小的公共活動場所,可綠化要麽(me) 已經“斑禿”廢棄,要麽(me) 被私自占用種菜養(yang) 花,路側(ce) 還常年堆積著雜物。屬地曙光街道工作人員坦言,居民曾多次反映花園被私自占用的問題,街道也做了不少工作,可花園本就比較破舊,清理一次雜物,沒多久又堆上了,很難根治。“一次次清理雜物治標不治本,隻有徹底改造公共空間,把這片空地的顏值提上來,才能從(cong) 根本上改善小區環境。”

  於(yu) 是,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協同責任規劃師開始對這片公共空間進行改造。責任規劃師張新南告訴記者,設計方案前,她多次到小區了解居民實際需求,還通過線上調查問卷等方式征求居民建議。“小區裏老年人居多,有的居民希望增加一些帶靠背的座椅,讓老人能有休息聊天的地兒(er) ;有的居民希望把花園和路麵之間改成坡麵,這樣推著輪椅也能到花園裏遛彎兒(er) 。”根據居民訴求明確設計方案後,屬地在現場為(wei) 居民講解具體(ti) 改造內(nei) 容,讓居民及時了解改造計劃。

  改造後的公共活動場地出入口全部改成了斜坡,原有的水泥台被改造成有靠背的休閑座椅,座椅上方還搭建了廊亭,“斑禿”的綠地進行了補種。“綠地改造過程中,屬地引導居民也參與(yu) 進來,從(cong) 旁觀者變成參與(yu) 者。”張新南說,花園裏的一大片月季花就是居民親(qin) 手栽種的。她表示,居民參與(yu) 到社區共建當中,主人翁意識一下就提高了。“以前小區的綠地很少有人管理,‘斑禿’了有人就往裏邊堆雜物,或是放上自己家的花盆,現在花園裏的花是大家種的,不僅(jin) 沒人往裏堆雜物,大夥(huo) 兒(er) 還主動來澆水、養(yang) 護,一起維護花園的環境。”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