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郊區:念好“三字訣” 力求“三個新”
央廣網佳木斯12月14日消息(記者馬俊瑋 通訊員楊鐵鋒)佳木斯市郊區始終堅持認真學習(xi) 貫徹“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堅持把加強“三農(nong) ”工作作為(wei) 一項嚴(yan) 肅的政治任務和重大的民心工程抓緊抓好、抓出實效,紮實推動郊區“三農(nong) ”工作邁上新台階。
念好“悟”字訣,探索近郊農(nong) 業(ye) 新路子
對於(yu) 郊區這樣的農(nong) 業(ye) 大區而言,“三農(nong) ”工作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上占據著舉(ju) 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圍繞全麵貫徹落實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郊區狠抓落實、真抓實幹,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全麵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
郊區依托三麵環繞佳木斯市的地緣條件,充分發揮區位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以提高農(nong) 業(ye) 效益、增加農(nong) 民收入為(wei) 目標,優(you) 先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共享農(nong) 業(ye) 、特色農(nong) 業(ye) ,走集約化、精細化、高效化的近郊農(nong) 業(ye) 新路子,把郊區建設成為(wei) 佳木斯市的“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讓郊區農(nong) 業(ye) 既有“顏值”又有質量。通過深入實施農(nong) 業(ye) “效益倍增計劃”,大力發展“小而精”“新優(you) 特”的質量效益型農(nong) 業(ye) ,為(wei) 現代化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以區域經濟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經濟項目化為(wei) 抓手,做優(you) 做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打造以平安、望江、蓮江口等鄉(xiang) 鎮為(wei) 主體(ti) 的高質高效農(nong) 業(ye) 示範帶,以四豐(feng) 、長發、西格木等鄉(xiang) 鎮為(wei) 主體(ti) 的生態觀光休閑農(nong) 業(ye) 示範帶,以長青、沿江、敖其、大來等鄉(xiang) 鎮為(wei) 主體(ti) 的民俗民宿鄉(xiang) 村旅遊示範帶,激發農(nong) 業(ye) 經濟增長活力;持續加強農(nong) 業(ye) 生態保護,認真落實林長製、湖長製、田長製,紮實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和山水林田湖草重點工程治理,加快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製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全力助推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念好“實”字訣,開創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局麵
郊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做到民生為(wei) 本、民生優(you) 先,緊緊圍繞“強農(nong) 富民”的總目標,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更加聚焦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村建設和農(nong) 民增收等問題,辦好民生實事,一件一件抓落實,讓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郊區一方麵堅持以防止返貧為(wei) 重點,深入開展幫扶工作,加強動態監測,落實幫扶政策,兜住“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底線。另一方麵,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優(you) 質糧食工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47.33萬(wan) 畝(mu) ;按照“穩糧擴豆增蔬”的總體(ti) 思路,全力以赴調整種植結構,累計建成15個(ge) 蔬菜生產(chan) 小區和8個(ge) 蔬菜生產(chan) 基地;加快推進穀實生豬代養(yang) 場等規模養(yang) 殖場建設進度,今年生豬出欄數達到63萬(wan) 頭,生豬調出大縣地位不斷穩固;穩定2萬(wan) 畝(mu) 水產(chan) 養(yang) 殖麵積,推廣1.6萬(wan) 畝(mu) 稻漁綜合種養(yang) 麵積;鼓勵一季付士米業(ye) 、龍軍(jun) 米業(ye) 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按照“企業(ye) +基地+新型經營主體(ti) ”的模式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帶動農(nong) 民持續增加收入;構建農(nong) 業(ye) 科技推廣服務體(ti) 係,推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標準化、經營集約化、產(chan) 業(ye) 融合化,打造科技、綠色、質量、品牌農(nong) 業(ye) 樣板,將郊區打造成為(wei) 城市的“後花園”、市民的“大廚房”。
念好“新”字訣,奪取“三農(nong) ”工作新成效
郊區始終堅持用創新的思路和辦法推進“三農(nong) ”工作。郊區堅決(jue) 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賦能“三農(nong) ”,讓優(you) 勢充分發揮,短板持續補齊,更好地實現“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
郊區圍繞綠色興(xing) 農(nong) 、科技助農(nong) 、品牌強農(nong) ,積極發展數字農(nong) 業(ye) 、智慧農(nong) 業(ye) ,打造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直播電商共享基地,建設“互聯網+農(nong) 業(ye) ”服務網點,累計上線本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500餘(yu) 款,冬梅豆粉、佳鳳富硒米、粒粒純源等優(you) 質品牌產(chan) 品遠銷海內(nei) 外,累計包裹上行量超過500萬(wan) 件,被評為(wei) 全國數字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先進縣;加強綠色有機食品標準化基地建設,郊區綠色食品認證麵積穩定在50萬(wan) 畝(mu) ,創建“二品一標”品牌73個(ge) ;加快發展以中醫藥、食用菌、鮮食玉米等為(wei) 重點的特色種植業(ye) ,大力發展綠色菜園、觀光菜園、扶貧菜園,建成“菜園革命”示範村62個(ge) ;加快構建現代養(yang) 殖體(ti) 係,積極發展以梅花鹿、馬鹿、蜜蜂、鵪鶉、狐貉為(wei) 中心的特色養(yang) 殖業(ye) ,2022年畜牧業(ye) 產(chan) 值預計實現32.2億(yi) 元,同比增長12%以上,占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達到51.8%;重點實施“1369”發展戰略,著重打造佳濱路沿線鄉(xiang) 村旅遊示範點,推動萬(wan) 慶稻田公園等生態旅遊項目提檔升級,大力發展集農(nong) 家樂(le) 旅遊模式、休閑度假旅遊模式、回歸自然旅遊模式於(yu)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旅遊產(chan) 業(ye) ,助推農(nong) 業(ye) 興(xing) 旺、農(nong) 村優(you) 美、農(nong) 民增收。
在今後的工作中,郊區將以敢為(wei) 人先的魄力、敢於(yu) 擔當的勇氣,銳意進取、奮發圖強、埋頭苦幹,奮力開創郊區“三農(nong) ”發展新局麵,為(wei) 新時代“三農(nong) ”發展努力奮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