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走在全國前列
原標題:充分運用普查成果 提升智慧應急能力 我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走在全國前列
記者12日從(cong) 省應急管理廳獲悉,三年來,我省按照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部署,采集約1307萬(wan) 項調查數據,完成9個(ge) 領域風險普查,構建全災種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動態數據庫和災害風險評估示範應用係統,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福建是全國自然災害最為(wei) 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災種多、分布廣、發生頻率高,特別是台風、風暴潮、暴雨、洪澇、山洪等自然災害嚴(yan) 重。通過本次普查,我省進一步摸清了災害風險底數,在全國首次發布《福建省自然災害綜合評估與(yu) 區劃技術指南》,形成1個(ge) 省級、9個(ge) 市級、84個(ge) 縣級的評估區劃報告和圖件成果,強有力應對我省1961年以來曆史極值的降雨量和暴雨天數,實現死亡人數、災害受損降到最低。
普查信息化帶動應急數字化。建成全省災害風險信息化應用係統,“一網統管”災害監測預警、臨(lin) 災快速評估、防汛防台風會(hui) 商指揮。投資1.5億(yi) 元,建設數字應急綜合應用平台,包括監督管理、監測預警等10個(ge) 專(zhuan) 題、23個(ge) 應用子係統。橫向匯聚水利等27家單位、縱向匯聚部省市縣四級數據共約27億(yi) 條,日增量300萬(wan) 條,初具“數字應急”雛形。
場景應用提升災害治理能力。以“場景+應用”模式,推進成果以點帶麵應用。我省將普查的1246萬(wan) 棟房屋數據融入房屋安全管理係統;構建主要災害風險模型,開發“台風-暴雨-洪澇”災害鏈臨(lin) 災風險快速評估模型;建立大型活動氣象應對模型,對省運會(hui) 開展災害專(zhuan) 項綜合模擬評估,提出場址規劃、緊急避險和應急策略。
數據賦能驅動防災減災救災。建立省級災害基礎數據庫,實現災害防禦關(guan) 口前移。基於(yu) 318個(ge) 地麵森林瞭望監測設施和實時衛星火情熱點數據,建立省市縣鄉(xiang) 鎮四級林火快速反應機製;接入全省466個(ge) 危化品重大危險源、1534家加油站實時感知數據,實現24小時綜合風險監測預警數字化精細化管理;在全國率先構建覆蓋全省21136個(ge) 應急避難場所信息庫,實現網絡化統一管理。(記者 何祖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