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識自己是寒症還是熱症對症下藥?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回應
1月3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中醫藥醫療救治工作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媒體(ti) 提問。
有記者提問,我們(men) 應該如何區分自己的症狀是寒症還是熱症,怎樣用藥更對症、更有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回答說,近期很多人都在谘詢中藥的風寒、風熱這個(ge) 問題,說明大家對於(yu) 如何辨識和認識風寒風熱非常關(guan) 注和重視。對於(yu)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樣一個(ge) 疾病,我們(men) 中醫稱為(wei) “疫病”,用通俗的話說,它就是一個(ge) 傳(chuan) 染性很強的“外感病”。既然是“外感病”,不管它是風寒的誘因還是風熱的誘因,臨(lin) 床症狀大部分表現出發燒、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症狀。不管是風寒、風熱引起的臨(lin) 床不適,我們(men) 運用具有解表功能的感冒藥治療都有效。如果是專(zhuan) 業(ye) 的醫生,從(cong) 中醫的理論進一步區分開風寒、風熱進行治療,療效更迅速一點。
臨(lin) 床上什麽(me) 是風寒?什麽(me) 是風熱的表象?劉清泉介紹,臨(lin) 床出現發燒、怕冷、肌肉酸痛、咽幹、咽疼、乏力、流鼻涕,這是風寒誘因導致的疾病,這一類疾病往往服用疏風解表這樣一些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就夠了;如果有一部分人出現發燒很重,體(ti) 溫到39度甚至更高,咽喉疼痛非常明顯,沒有明顯怕冷的感覺,隻是感覺肌肉酸痛,有乏力、咳嗽的情況下,從(cong) 中醫歸屬上可能是風熱誘因導致的這類疾病,我們(men) 可以用清熱解毒的中藥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患者如果有不適,選準了、選一種藥物按照說明書(shu) ,或者谘詢專(zhuan) 業(ye) 醫師服用就夠了。如果服用一到兩(liang) 天的情況,症狀沒有明顯緩解或者持續加重,燒一直退不下來,沒有任何退燒的情況,請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不要吃這個(ge) 藥不行,馬上加另外一個(ge) 西藥,這樣加來加去,可能會(hui) 出現很多不良反應,這是不科學、不規範的服藥方式。
劉清泉還提醒,老年人,有慢性基礎病的人群,比如有腫瘤、免疫相關(guan) 疾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做常規透析的人群,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以後,吃中成藥的時候一定要向專(zhuan) 業(ye) 醫師谘詢,得到醫生的規範指導以後才可以真正取得很好的療效,否則在重疊、反複用藥過程中會(hui) 耽誤病情、延誤病情,等到很重了再到醫院救治,可能錯過最佳救治時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