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首都機場T3航站樓增設入境查驗通道

發布時間:2023-01-09 09:50:00來源: 新京報

  1月8日,首都國際機場,旅客辦理入境手續。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政策正式實施,首都國際機場迎來首批入境不隔離旅客。當天,首都國際機場入境載客航班共10架次,比此前略有增加。

  1月8日也是春運第二天,春運疊加新政實施,讓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國際和港澳台地區到達區域迎來久違的熱鬧。拖著行李箱下飛機的旅客、拿著鮮花等待親(qin) 友歸來的市民,讓機場充滿濃濃溫情。

  新京報記者從(cong) 北京邊檢總站了解到,為(wei) 確保航班恢複後給旅客提供更好的通關(guan) 體(ti) 驗,北京邊檢總站在T3-E邊檢入境現場增加了12條查驗通道和一個(ge) 候檢區域,並設有特別通道,為(wei) 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提供通關(guan) 便利。

  隨著新政的實施,鐵路客流迎來明顯增長。1月8日上午,記者在北京南站看到,原先安放在進站安檢閘機上的體(ti) 溫測量設備正在被陸續拆除。隨著春運的開啟,車站正迎來一波客流高峰。

  另外,記者從(cong) 北京交通部門了解到,1月8日起,各地鐵線路不再對進站乘車的乘客進行體(ti) 溫測量,不過,仍倡導有發熱等症狀人員或陽性人員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首都國際機場

  國際及港澳台地區出發區域恢複啟用

  隨著春運的到來,1月8日7點半,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4層出發區域人來人往。

  在3號航站樓的國內(nei) 出發區域,旅客量相對較大,與(yu) 之相鄰的國際及港澳台地區出發區域,由於(yu) 目前航班量正在恢複,旅客並不是太多。據工作人員介紹,國際及港澳台地區出發區域當天恢複啟用。旅客從(cong) 這一區域出發,下一層電梯,乘坐捷運小火車抵達3號航站樓E區候機出行。

  記者發現,上午到機場送孩子到中國香港及國外上學的家長不少。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乙類乙管”政策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men) 的歡迎,按照此前政策,孩子入境後需要集中隔離,假期本來時間就不長,孩子回來一趟很不方便,“現在沒有這方麵顧慮了,下一次孩子入境,直接就落地北京回家。”

  1月8日,宋同學從(cong) 首都國際機場出發前往中國香港上學。他表示,這幾天陸續有同學返校,“我們(men) 學校開設了線上和線下兩(liang) 種上學方式,新政策今天實施,返校的同學更多了。”

  從(cong) 波蘭(lan) 回國旅客期待和親(qin) 人團聚

  10點36分,國泰航空CX334航班落地首都國際機場,成為(wei) 第一班使用3號航站樓E區的航班,該航班共載有旅客291人,他們(men) 也成為(wei) “乙類乙管”政策實施後,首批入境北京不隔離的旅客。

  航班緩緩滑行至廊橋停穩,不一會(hui) 兒(er) ,艙門打開,旅客們(men) 平安下機。不少旅客揮手致意,還有旅客拿出手機拍下這一難忘的場景。旅客姚先生因為(wei) 工作經常往返內(nei) 地和香港地區,談及此次返京,他笑著說:“之前我從(cong) 香港入境內(nei) 地,落地北京前曾在第一入境點南京進行集中隔離。這次不需要集中隔離了,而且直飛北京,方便很多。”

  11點14分,首都國際機場迎來新政後第一班國際入境客運航班——國航CA738,這架航班由波蘭(lan) 華沙飛往北京。旅客蔣女士三年前離開老家浙江溫州前往華沙工作,不巧遇上疫情,此次是她三年來第一次回國,“之前因為(wei) 擔心隔離政策有變化,不確定回國是否方便,三年來就一直在華沙。前幾天聽說政策調整,我第一時間買(mai) 了回國的機票。三年了,終於(yu) 和家人團聚了。”

  駐外上班族“回家先去探望父母”

  北京邊檢總站信息顯示,首都國際機場1月8日入境載客航班共10架次,其中T2航站樓2架次,T3航站樓8架次,比之前略有增加。這讓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國際和港澳台地區到達區域熱鬧了很多,不少接機的市民手捧鮮花和小禮物。

  旅客肖先生是單位派駐到國外的工作人員,與(yu) 妻子一年多未見了。他推著行李車,遠遠看到捧著鮮花的妻子,使勁兒(er) 揮起了手。在肖先生看來,新政實施後,單位調派人員更加方便。說到抵京後最想做的事情,小兩(liang) 口異口同聲地說:“先去探望父母,老人家想兒(er) 子了。”

  外國旅客馬瑞琪(音譯)來自拉脫維亞(ya) ,這次回到北京工作,不用隔離讓這位外國小夥(huo) 子挺開心,不過他也有個(ge) 小願望:“現在航班量比較少,所以機票價(jia) 格還比較貴。我希望航班量慢慢增加後,機票價(jia) 格能便宜些。我感覺這個(ge) 願望再過3-5個(ge) 月就能實現。”

  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通關(guan) 可走特別通道

  1月8日零時,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正式結束首都機場T3-D入境專(zhuan) 區檢查,全部轉場至T3-E航站樓、T2航站樓原入境執勤現場。

  在T3-E航站樓邊檢入境執勤現場,記者看到,現場空間布局進行了調整,設施設備也做了升級改造,麵貌煥然一新。

  北京邊檢總站執勤二大隊執勤三隊隊長張衛濤介紹,為(wei) 確保航班恢複後給旅客提供更好的通關(guan) 體(ti) 驗,北京邊檢總站在T3-E邊檢入境現場增加了12條查驗通道和一個(ge) 候檢區域,並設有特別通道,為(wei) 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提供通關(guan) 便利,其他通道區分中國公民和外國人通道,現場旅客可隨工作人員引導,進入相應通道排隊候檢。“北京邊檢總站加強與(yu) 機場相關(guan) 單位流程對接,優(you) 化流程通路,確保勤務轉場順利有序。”北京邊檢總站執勤二大隊副隊長徐春靜說。

  另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告,即日起,北京口岸恢複執行24/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北京邊檢總站在T3-E現場開設5個(ge) 專(zhuan) 門窗口,受理外國人臨(lin) 時入境許可申請。

  北京南站

  進站安檢處測溫設備陸續拆除

  1月8日上午10點,北京南站正處於(yu) 客流高峰時段,10點半左右、11點都有多趟大客流列車始發。

  旅客張女士近兩(liang) 年來第一次回老家,由於(yu) 家中的父母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她擔心沒人照顧,請了年假提前回家過年,“他們(men) 的症狀都不是太嚴(yan) 重,不過家裏那邊藥還是不太好買(mai) ,老人又不會(hui) 網購,這次特意從(cong) 北京給他們(men) 拿了些藥品回去。”

  還有不少旅客是帶著小朋友外出的家長。在候車時,他們(men) 會(hui) 叮囑孩子戴好口罩。車站工作人員也會(hui) 來回巡視,提醒旅客規範佩戴口罩。

  記者看到,原先安放在進站安檢閘機上的體(ti) 溫測量設備正被陸續拆除。北京南站方麵介紹,今年春運期間,車站仍將全力做好消毒工作,增強候車室等場所的清潔和消殺,加強通風換氣,確保環境幹淨整潔、溫度適宜。車站還在各進站口通道處設置口罩機,免費提供獨立包裝的一次性口罩,服務台也為(wei) 旅客準備了免洗消毒凝膠等物品。

  雖已是春運第二天,但北京南站這兩(liang) 天的單日客運量都維持在六七萬(wan) 人次。據北京南站方麵介紹,2023年春運期間,北京南站預計發送旅客325.7萬(wan) 人次,客流高峰日預計為(wei) 1月20日(農(nong) 曆臘月二十九),發送旅客預計將達到13.3萬(wan) 人次。從(cong) 客流流向來看,主要集中在天津、濟南、青島、合肥、南京、上海等地。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和客票預售情況,車站將動態實施“一日一圖”,對於(yu) 重點熱門方向及時掌握預售情況和候補數據,適時增開列車,梯次投放運力,進一步提升運輸保障能力。

  北京地鐵

  地鐵進站不再測溫 乘客仍須戴口罩

  1月8日上午,記者乘坐地鐵7號線、14號線時發現,原先車站設置的非接觸式測溫設備已被撤去,乘客完成安檢後即可進站乘車,但仍要求全程佩戴口罩。

  8點40分,在地鐵14號線九龍山站北站廳,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自動售票機和檢票閘機進行消毒作業(ye) 。雖然取消了進站測溫措施,但相關(guan) 的防疫工作並沒有徹底放鬆。京港地鐵14號線九龍山站值班站長張雪告訴記者,他們(men) 會(hui) 持續做好車站清潔、消毒等工作,針對乘客高頻接觸的設備設施,如進出站閘機、自動售票機、車站樓梯扶手、電扶梯扶手、直梯轎廂等強化消毒,同時提醒乘客在進站乘車期間全程佩戴口罩,並持續通過車站的廣播、海報等方式加強宣傳(chuan) 引導。

  對於(yu) 取消進站測溫這一變化,不少乘客表示了理解與(yu) 支持。乘客劉女士在九龍山地鐵站旁邊的商場工作,近期商場客流有了明顯增長。她覺得取消測溫正是對目前新形勢的一種適應,不過也更加考驗市民的自覺性,“如果確實發燒了,或者抗原自測陽性了,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少出門,盡量不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近期,北京軌道交通全網客流增長明顯。一些此前使用人工手動測溫的車站,取消測溫後進站效率有所提升。

  采寫(xie)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裴劍飛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