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家企業精準減排 湖北多舉措應對首輪重汙染天氣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2023年首輪重汙染天氣來襲,湖北拉響應急預警,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嚴(yan) 陣以待“守氣質”。
據統計,此次全省約1.5萬(wan) 家企業(ye) 精準減排。截至1月6日下午,全省空氣質量已逐步好轉。
拉響重汙染省級預警
自去年12月27日以來,受弱冷空氣持續影響,全省中、重度空氣汙染頻發,首要汙染物均為(wei) 細顆粒物。1月1日上午,省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重汙染天氣省級黃色預警,由於(yu) 汙染趨勢持續,當天下午升級為(wei) 橙色預警。
全省環境監測部門組織精兵強將,緊盯空氣質量指數變化情況,以每半小時的頻次更新實時數據,密切跟蹤未來空氣質量形勢。
“這一輪重汙染天氣持續時間長,同時受區域汙染傳(chuan) 輸及本地汙染物排放疊加影響,加上持續不利的氣象條件,將誘發細顆粒物的二次生成轉化。”在全新建成的省生態環境科學院大氣汙染防控會(hui) 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緊急分析汙染成因,加強研判與(yu) 調度。
會(hui) 商中心內(nei) ,大氣多源數據融合平台發揮著“技術大腦”作用。“通過這一平台,我們(men) 可以實時掌握全省空氣質量、汙染源在線監測、重型柴油車裏程和排放等數據,為(wei) 精準應對提供決(jue) 策支撐,科學評估不同預警等級響應下的效果評估。”省環科院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巍介紹。
根據《湖北省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省級應急預警啟動後,17個(ge) 城市的工業(ye) 源和移動源應不同程度減少汙染排放量。大氣多源數據融合平台內(nei) 的實時監控和分析曲線,印證著各地是否將減排措施落到實處。
“以重型柴油車為(wei) 例,平台能根據車型和行駛路徑測算氮氧化物排放量,一旦發現渣土車在重汙染應急期間開行,我們(men) 可以追蹤到具體(ti) 定位,交由當地環境部門處置。”省環科院大氣環境研究所副所長丁峰說。
多措並舉(ju) 扭轉空氣汙染
與(yu) 此同時,多項應急措施同步發力改善空氣汙染:
各地通過加密道路保潔頻次、加強工地降塵等措施減少麵源汙染;
重點用車大戶全力減排,如鄂州有效引導重型柴油貨車錯峰運輸,強化重點時段精準管控,實現汙染物削峰降值;
1.5萬(wan) 家工業(ye) 企業(ye) 納入預警響應範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汙染物減排超20%,武鋼、鄂鋼、華新水泥等排放大戶通過改燃優(you) 質煤、穩定運行超低排放設施等方式,保障生產(chan) ,實現減排;
在有利天氣條件下,省生態環境廳與(yu) 省氣象局合作,在重點地區實施人工降雨,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
對於(yu) 重點城市,省生態環境廳開展點對點會(hui) 商,指導地方持續發力,精準應對。
“截至5日上午11時,宜昌已持續40小時重度汙染。受前期汙染輸入累積影響,今日宜昌重度汙染風險極大,建議繼續保持橙色預警II級響應,利用在線數據,結合遙感、無人機、人工巡查等手段加強對未落實管控措施企業(ye) 的監督執法。”1月5日,宜昌市“一市一策”駐點研究工作組給出應急會(hui) 商意見。據悉,在此輪重汙染天氣應對過程中,宜昌市工業(ye) 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均超過30%。
荊門市生態環境局等多部門深入重點排汙單位開展現場督導幫扶,指導企業(ye) 通過壓低負荷、降低汙染物排放濃度、加強生產(chan) 管理等措施積極應對。荊門氮氧化物、煙塵等汙染物減排量分別達到53%和36%。
1月4日下午,經會(hui) 商研判,省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解除重汙染天氣省級預警。“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這一要求落實到湖北,意味著到2025年,13個(ge) 國家考核城市每年重汙染天氣加起來不能超過28天,平均每個(ge) 城市不到2天。”省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湖北生態環境係統將強化日常減排及應急管控,最大程度減少重汙染天氣影響,為(wei) “十四五”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打好基礎、贏得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