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收官 28萬場活動帶動120億元消費
11日,北京文化消費高峰論壇暨2022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發布儀(yi) 式在吉祥大戲院舉(ju) 行,標誌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惠民消費季圓滿收官。去年7月至10月期間,本屆文化消費季累計舉(ju) 辦活動27.84萬(wan) 場,累計消費5.25億(yi) 人次,帶動消費金額近120億(yi) 元,聯動開展北京文化消費促進行動,配套5000萬(wan) 元財政資金直達市場主體(ti) ,在引導文化消費升級、促進消費產(chan) 業(ye) 雙向提振、提升城市文化生活風貌等方麵均起到積極作用。
數字化科技感成明顯特征
2022年是北京文化消費市場麵臨(lin) 嚴(yan) 峻考驗的一年。但與(yu) 此同時,豐(feng) 富的文化供給為(wei) 首都文化消費創造無限空間。1至11月,北京市文化產(chan) 業(ye) 的核心領域——內(nei) 容創作生產(chan) 在受疫情嚴(yan) 重影響情況下依然持續增長。該領域企業(ye) 實現營收3999.9億(yi) 元,同比增長18.5%。
此外,市國有文化資產(chan) 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北京文化消費報告暨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總結》顯示,2022年文化消費市場整體(ti) 承壓,三季度消費快速恢複。前三季度,全市人均教育文化娛樂(le) 支出2260元,同比下降2.6%。第三季度,電影、演出、圖書(shu) 、文化藝術等重點領域消費金額幾乎均翻倍增長,消費拉動作用明顯。隨著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縱深推進,數字化、科技感已經成為(wei) 北京文化消費的明顯特征,數字文化消費金額和消費頻次位居前三位。
2022年,北京文化消費還呈現出主旋律成為(wei) 新主流、消費空間不斷拓展、微度假催生“露營+”新時尚等特征。
線上消費金額占近八成
2022年,惠民文化消費季在惠民助企、服務首都經濟社會(hui) 發展等方麵取得積極成效。本屆文化消費季共有601家企業(ye) 參與(yu) ,較上屆增加350家,開展文化活動27.84萬(wan) 場次,較上屆增加20萬(wan) 餘(yu) 場。活動內(nei) 容涵蓋文創、演藝、圖書(shu) 、旅遊、藝術等多領域,覆蓋親(qin) 子互動、商務休閑、沉浸體(ti) 驗等多類別,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活動傳(chuan) 播力明顯提升。如聯合百家畫廊開展線上沉浸式展覽,開啟雅昌在線拍惠民文化專(zhuan) 場,打造京彩文化消費嘉年華“十一超級直播周”等。據統計,活動期間,線上活動消費金額約93億(yi) 元,占比近八成。
作為(wei) 全市助企紓困、促進消費加快恢複的具體(ti) 措施之一,2022年度“北京文化消費促進行動”吸引323市場主體(ti) 申報參與(yu) ,經綜合評審確定195家市場主體(ti) 納入促進行動合作單位名單,最終政策支持了其中81家市場主體(ti) 。
文化消費賦能城市發展
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是北京在文化領域以首都特色、首善標準的開創性之舉(ju) 與(yu) 創新性實踐。自2013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ju) 辦十屆,逐漸成為(wei) 文化新產(chan) 品新服務的交易展示平台。
昨天,市國有文化資產(chan) 管理中心發布報告《十年磨一劍,打造文化消費賦能城市發展的“首都樣本”》。報告顯示,十年來,群眾(zhong) 文化獲得感持續增強,高質量文化供給持續提升,文化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示範引領作用持續彰顯。文化消費季累計消費9.8億(yi) 人次,累計消費金額超1100億(yi) 元,累計實現惠民金額48億(yi) 元。參與(yu) 企業(ye) 數量從(cong) 早期的百餘(yu) 家增長至600餘(yu) 家,活動時間從(cong) 首屆的1個(ge) 半月延長至4個(ge) 月,活動數量從(cong) 最初的2萬(wan) 餘(yu) 場增長到近28萬(wan) 場,活動板塊從(cong) 首屆九大專(zhuan) 項精品活動,拓展至第十屆六大特色板塊二十餘(yu) 項主體(ti) 活動。
十年間,通過創新培育“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等自主品牌活動,吸引北京動漫遊戲嘉年華、北京時裝周、北京國際圖書(shu) 博覽會(hui) 等品牌活動參與(yu) 其中,深化拓展津冀兩(liang) 地及外省市的文化消費市場,有效強化全國文化中心示範引領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