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2023安徽兩會|安徽糧食產量超820億斤 播種麵積將過億畝

發布時間:2023-01-13 14:54: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合肥1月13日消息(記者徐秋韻)1月13日上午9時,安徽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在安徽大劇院開幕。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清憲向大會(hui) 作政府工作報告。

  王清憲提到,剛過去的2022年,安徽積極穩妥應對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實現了經濟穩定向好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預計全省生產(chan) 總值增長3.5%左右。糧食產(chan) 量820.02億(yi) 斤、再創新高。

  2022年,安徽在加快推進三次產(chan) 業(ye) 高質量協同發展,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其中,一產(chan) “兩(liang) 強一增”成效顯著,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514.5萬(wan) 畝(mu) ,“小田變大田”改造510.9萬(wan) 畝(mu) ,選任科技特派員17229名,水稻種子出口全國第1,主要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突破1萬(wan) 億(yi) 元,舉(ju) 辦首屆長三角綠色食品加工業(ye) 大會(hui) ,簽約項目總投資669.7億(yi) 元。

  未來五年,安徽將深入實施一產(chan) “兩(liang) 強一增”行動計劃,糧食綜合生產(chan) 力穩定在820億(yi) 斤左右,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建成10個(ge) 千億(yi) 級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

  今年,安徽將深化一產(chan) “兩(liang) 強一增”,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堅持多種糧、種好糧,聚焦提高糧食作物單產(chan) 水平,實施新一輪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全年糧食播種麵積1億(yi) 畝(mu) 以上、產(chan) 量820億(yi) 斤以上。大豆、油菜種植麵積隻增不減,抓好化肥、農(nong) 藥等農(nong) 資保供穩價(jia) 。擴大多元化食物供給,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新增稻漁綜合種養(yang) 麵積80萬(wan) 畝(mu) ,新增設施蔬菜播種麵積21萬(wan) 畝(mu) 以上。

  今年,安徽將在推動科技強農(nong) 、機械強農(nong) 取得更大進展。持續抓好種質資源保護庫建設。提升科技特派員行政村“一對一”服務成效。推動數字鄉(xiang) 村智慧農(nong) 業(ye) 暨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互聯網試點,新建數字農(nong) 業(ye) 工廠100個(ge) 。推進農(nong) 田宜機化改造,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nong) 田410萬(wan) 畝(mu) 。開展農(nong) 業(ye) 精耕細作改革,新增“小田變大田”改造513萬(wan) 畝(mu) 、“大托管”服務300萬(wan) 畝(mu) 。加快農(nong) 田水利“最後一米”建設,新建和改造農(nong) 田機井1.5萬(wan) 眼。加快農(nong) 機補短板項目研發,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84%。

  今年,安徽將突出產(chan) 業(ye) 支撐、改革賦能,紮實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升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水平,加快十大綠色食品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高標準建設長三角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供應基地。加快貫通縣鄉(xiang) 村電子商務體(ti) 係和快遞物流體(ti) 係。穩定推進農(nong) 村宅基地製度改革試點,深化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三變”改革的村占比83%,集體(ti) 經濟強村占比達18%。實施科技下鄉(xiang) 、能人返鄉(xiang) 、青年留鄉(xiang) 、企業(ye) 興(xing) 鄉(xiang) “四鄉(xiang) 工程”,加快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新培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帶頭人2萬(wan) 名、高素質農(nong) 民3萬(wan) 人。紮實推進鄉(xiang) 村建設和治理,提高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