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2025年實現投產
日前,京東(dong) 方第6代新型半導體(ti) 顯示器件生產(chan) 線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工建設。這條生產(chan) 線總投資達290億(yi) 元,將於(yu) 2025年實現投產(chan) ,進一步增強北京高端顯示技術布局。
隨著“元宇宙”的持續升溫,被視為(wei) 元宇宙入口的AR、VR也迎來新一輪產(chan) 業(ye) 高潮。這條生產(chan) 線正是基於(yu) 元宇宙,增強VR技術布局。“京東(dong) 方將全麵統籌資源,建成全球技術最先進、產(chan) 能最大的VR用液晶顯示生產(chan) 基地,推動全球半導體(ti) 顯示產(chan) 業(ye) 升級。”京東(dong) 方董事長陳炎順說。
京東(dong) 方摘牌拿到土地的當天,就取得立項批複和施工準備函,實現“拿地即可開工”。按照傳(chuan) 統流程,企業(ye) 建設一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需要在拿地後一個(ge) 接一個(ge) 地跑完立項、“多規合一”會(hui) 商意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手續,此後才能開工建設。整個(ge) 流程跑下來,最快也需要三個(ge) 月。而這條生產(chan) 線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審批模式:土地摘牌當天獲得了立項和施工準備函,企業(ye) 可以提前進行項目“土護降”,也就是土方開挖等最基礎的工作。在土護降工程施工的兩(liang) 三個(ge) 月裏,同時跑手續。樁基施工前拿到施工許可證後,再接著進行後續施工。
這相當於(yu) 讓企業(ye) 提前三個(ge) 月實現開工,助推產(chan) 業(ye) 項目提前落地。“當天就拿到了立項批複和施工準備函,這大大縮短了我們(men) 的施工準備期,降低了企業(ye) 成本。”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審批時間壓減了,但依法合規的手續並沒有壓減,而是“靠前服務、提前審批”。北京經開區行政審批局相關(guan) 負責人給記者細數:土地掛牌期內(nei) 審批部門就提前與(yu) 規劃部門溝通建築指標;辦理施工準備函環節,市區聯動,每一環都緊密銜接;項目所在地還涉及通州區和經開區的部分電力設施,兩(liang) 區電力部門攜手完成遷移……這些工作都是並行完成,同步推進。
早在這條生產(chan) 線項目還是雛形時,經開區各相關(guan) 部門就已經開始全程跟蹤,立項、規劃、遷改、施工等每個(ge) 環節的“線頭”都握在手裏。“全程有人盯著、推著,每個(ge) 活兒(er) 都不能‘掉’在地上!”經開區行政審批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項目落地前的交底會(hui) 上,還為(wei) 企業(ye) 畫出來一張思維導圖,涉及每個(ge) 審批流程,企業(ye) 按部就班操作即可完成。
這些經驗也將在更多產(chan) 業(ye) 項目上複製。“產(chan) 業(ye) 落地的要求是‘拿地即開工是常態,拿地不開工是例外’,讓更多項目加速落地、惠及更多企業(ye) 。”這位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