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示範區折射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
22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報告顯示,九年來,京津冀持續打造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市通州區與(yu) 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出台,橫跨京冀的大興(xing) 國際機場建成投運,濱海新區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冬奧點燃京張冰雪經濟。2022年,通州區與(yu) 北三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合計為(wei) 2309.4億(yi) 元,是2013年的2.1倍。
交通一體(ti) 化實現新突破
每個(ge) 工作日清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站都會(hui) 迎來乘坐京唐城際鐵路的通勤人群。“以前基本以公交為(wei) 主,順利的話,全程需要1小時10分鍾,但堵車是家常便飯。”如今,在北京工作的楊建飛隻花半個(ge) 小時就能抵達離市區更近的北京站,不用風吹日曬地排隊,也不再擔心遲到。
2022年12月30日,京唐城際鐵路開通運營,京濱城際鐵路寶坻至北辰段同步開通運營。這是京津冀交通一體(ti) 化的標誌性工程,也是京津冀城際鐵路網首批落地的項目。此外,北京還開通了3條國貿至北三縣的“定製快巴”線路,投入運營車輛8部,進一步優(you) 化調整3條到北三縣的跨省公交線路,提升車輛人員通行效率。
交通一體(ti) 化帶動產(chan) 業(ye) 協作發展。連續四年舉(ju) 辦的北京通州與(yu) 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hui) ,累計簽約實體(ti) 項目和合作事項161個(ge) ,投資金額達到1080億(yi) 元。北三縣317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在通州區窗口辦理,2022年為(wei) 北三縣群眾(zhong) 提供跨區域事項服務6000餘(yu) 件。
區域協同為(wei) 北三縣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通州區33所學校與(yu) 北三縣51所學校建立合作關(guan) 係。潞河醫院、通州區婦幼保健院、東(dong) 直門醫院通州院區等與(yu) 北三縣醫療機構組建醫聯體(ti) ,通過專(zhuan) 家出診、會(hui) 診轉診、授課指導等多種形式,提升當地醫院醫療服務水平。
大興(xing) 機場推動區港城協同發展
在大興(xing) 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建設成效不斷顯現。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北京部分)內(nei) 共注冊(ce) 企業(ye) 4392家,注冊(ce) 資本5000萬(wan) 元及以上的企業(ye) 達291家。
搶抓“兩(liang) 區”建設機遇,大興(xing) 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重點打造以“會(hui) 展+消費樞紐”為(wei) 雙引擎的產(chan) 業(ye) 空間載體(ti) ,大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高標準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2022年,大興(xing) 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共舉(ju) 辦10場海外招商活動,累計洽談國際企業(ye) 超200家。
大興(xing) 機場運營後,憑借“五縱兩(liang) 橫”的路網配置有效連接北京市區、雄安新區、河北“北三縣”、廊坊、霸州等環京區域和天津武清、寶坻等區域,加快推進“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也是目前唯一跨省級行政區域規劃建設的綜合保稅區,大興(xing) 機場綜合保稅區已於(yu) 2022年4月25日投入運營,同時享有兩(liang) 省市自貿區政策,實現了臨(lin) 空經濟區、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在空間和政策上的“三區疊加”,在服務和帶動京冀及周邊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引擎作用。
濱海新區去年承接北京62個(ge) 疏解重大項目
今年1月,天津市首個(ge) 成規模新型產(chan) 業(ye) 用地項目——濱海—中關(guan) 村北塘灣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及科技服務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平台,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自2016年底成立以來,持續推動京津冀高端人才和高端創新要素集聚,2022年新增企業(ye) 849家,其中新增北京企業(ye) 170家,京企累計達850家。
據統計,2022年,濱海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項目62個(ge) ,總投資620.82億(yi) 元,完成全年任務目標103.5%;共引進北京在津新設機構360個(ge) ,注冊(ce) 資金928.63億(yi) 元。
濱海新區創新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彰顯。報告顯示,濱海新區已設立研發中心、專(zhuan) 業(ye) 機構118個(ge) ,科研院所14個(ge) ,涵蓋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信創、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截至2022年底,濱海新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超40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近4500家,天津市雛鷹、瞪羚和科技領軍(jun) (培育)企業(ye) 合計超過2800家。
在北京和張家口兩(liang) 地,冬奧孕育冰雪經濟生機。2021至2022年雪季,北京市冰雪運動場館共接待296.5萬(wan) 人次,實現收入5.3億(yi) 元,比2020至2021年雪季分別增長66.8%和69.9%。自冬奧會(hui) 申辦成功以來,延慶區接待冰雪旅遊和冰雪運動遊客1100餘(yu) 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億(yi) 餘(yu) 元。2022年春節期間,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雪場共接待遊客15.7萬(wan) 人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