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健身培訓成預付費糾紛多發區
購買(mai) 健身房課程被擅自更換私教,預付費卡未激活卻被擅自停卡,留學寄宿費用中介支付不實……朝陽法院日前通報了預付式消費類服務合同案件情況,教育培訓行業(ye) 和美容健身行業(ye) 中預付費糾紛相對多發,糾紛原因主要是經營者履行合同失當,且存在經營者“跑路”現象。
2020年至2022年,朝陽法院共審結預付費服務合同糾紛2918件。其中,職業(ye) 資格、大學學曆等教育培訓類合同占比74.5%,美容美發、健身、婚慶等服務合同,旅遊合同、家政合同等也均有涉及,覆蓋消費者生活各個(ge) 方麵。
朝陽法院黨(dang) 組成員、副院長齊曉丹介紹,涉預付式消費類服務合同案件中,當事人呈現明顯群體(ti) 性特征,教育培訓行業(ye) 和美容健身行業(ye) 中預付費糾紛相對多發,糾紛發生原因主要是經營者履行合同失當。許多案件被告不到庭應訴,在以判決(jue) 方式審結的案件中,適用缺席審理的案件占77.1%,存在經營者“跑路”現象。
相關(guan) 服務機構還存在合同製定不規範、服務質量難保證等問題。預付式消費涉及的行業(ye) 大多需要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資質方可執業(ye) ,實踐中仍然存在無資質上崗情況;一些專(zhuan) 業(ye) 考試培訓機構還為(wei) 不符合報名條件人員通過“渠道”提供代報名服務,損害社會(hui) 公共利益,導致合同無效。
部分經營者在收取消費者預付款後,以會(hui) 員卡、電子消費檔案等代替憑據或合同,導致發生糾紛時消費者就服務內(nei) 容、服務標準等舉(ju) 證不能。部分經營者還會(hui) 在消費者首次消費時,通過提供高質量服務、打折優(you) 惠、口頭承諾、贈送項目等方式引導消費者辦卡、付費,但在後續服務中卻難以保持服務質量,出現降低服務標準、拖延服務日期,甚至減少服務項目、變更服務場所等不符合預付式消費合同約定的情形。
朝陽法院通報了多起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某健身房擅自將消費者購買(mai) 的健身課程分割為(wei) 金額不等的多個(ge) 合同、更改私教,法院判決(jue) 解除服務合同、健身房退還私教課剩餘(yu) 預付款。消費者購買(mai) 預付費卡未激活,但被發卡方擅自停卡並收取服務費,法院判決(jue) 解除合同、退還消費者預付款及利息。快遞公司未明示消費者保價(jia) 服務的收費及權利義(yi) 務自行操作保價(jia) ,法院判決(jue) 按貨物實際損害情況賠償(chang) 消費者損失。
“希望這些典型案例能夠引領經營者樹立誠信經營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消費者也要增強風險防範能力,保持理性、成熟的消費心態,及時關(guan) 注商家的經營動態,注意保存相關(guan) 票證,產(chan) 生糾紛依法維權。”朝陽法院民事審判一庭負責人李增輝提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