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瞄準碳中和人才培養
15日,北京大學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將圍繞氣候治理政策體(ti) 係構建、降碳與(yu) 汙染治理、能源與(yu) 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等國家“雙碳”戰略需求,建立智庫平台,開展氣候變化與(yu) 碳循環、零排負排關(guan) 鍵技術等研究。記者了解到,圍繞國家“雙碳”戰略需求,已有一批北京高校成立了碳中和學院及研究院。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上,國家速滑館利用了北大二氧化碳冷熱一體(ti) 化係統,背後是該校自主研發的零排負排關(guan) 鍵技術。未來,北大碳中和研究院將繼續開展氣候變化與(yu) 碳循環、碳中和與(yu) 氣候環境協同效應、氣候立法與(yu) 全球氣候治理等研究,合力攻關(guan) 解決(jue) 國家“雙碳”戰略需求中的基礎科學問題和關(guan) 鍵技術難題。
2020年我國莊重承諾,將力爭(zheng) 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麵向國家“雙碳”戰略需求,2021年9月,清華大學率先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旨在對接各地低碳發展與(yu) 企業(ye) 轉型需求,促進綠色低碳科技成果轉化。此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也成立了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碳中和聯合研究院,致力於(yu) 推進石油化工、清潔油品生產(chan) 、新能源、新材料、儲(chu) 能儲(chu) 氫等領域技術研發。本月,北京工業(ye) 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也已揭牌,並宣布從(cong) 今年起招收本科生以及氫能領域碩博研究生,探索“本碩博”貫通培養(yang) 的新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