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能源危機暴露英國深層結構性問題”(國際視點)

周卓斌 發布時間:2023-03-16 08: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對英國普通民眾(zhong) 來說,這個(ge) 冬天格外難熬。英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以來,英國已有6個(ge) 月通脹率超過10%。目前,英國家庭年平均能源賬單費用高達2500英鎊,同比上漲96%。今年1月,英國食品類價(jia) 格的漲幅仍高達16.7%。

  為(wei) 應對燃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減少民眾(zhong) 取暖負擔,英國一些地方政府和福利機構在圖書(shu) 館、社區中心等公共場所設置“溫暖銀行”,供困難民眾(zhong) 免費取暖,並提供一些基本生活幫助。據英國《衛報》報道,半年來,“溫暖銀行”的數量增加了10倍。近日,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幾家“溫暖銀行”,感受真實的民生現狀。

  “衣食住行各方麵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寒去春來,乍暖還寒。“這個(ge) 冬天,我每周最多開兩(liang) 三次取暖設備,否則就沒錢買(mai) 食物了。”在倫(lun) 敦蘭(lan) 貝斯區一家名為(wei) “滑鐵盧行動”的社區中心,手捧一碗誌願者剛盛好的蔬菜湯,57歲的所羅門斯坐在輪椅上對記者說。

  所羅門斯身患淋巴水腫和嚴(yan) 重的膝關(guan) 節炎,隻能靠申領政府救濟金生活,他目前租住在一套一居室的市政福利房。他顫顫巍巍地掰著手指頭跟記者說,去年以來電費和燃氣費賬單翻倍,每周買(mai) 食物的開銷也增加了一半。盡管最冷的天氣已經過去,所羅門斯還是每天來社區中心,“在這裏可以聊聊天,還有免費的熱飲和餅幹”。他說,大家都在談論生活成本危機,“對很多人來說,生活就是如此艱難”。

  目前英國有4000多家“溫暖銀行”,這家社區中心就是其中之一。這座紅磚建築門麵不大,旁邊是繁忙的滑鐵盧火車站,稍不注意就會(hui) 走過。該中心負責人珍妮表示,中心成立於(yu) 1972年,是倫(lun) 敦地區運營最早的社區服務機構之一,主要麵向獨居老人和其他弱勢群體(ti) 。“當前衣食住行各方麵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來這裏的居民不隻是解決(jue) 取暖問題。”珍妮說,“不少獨居老人付不起賬單、買(mai) 不起食物,生活重壓如此之大,我擔心他們(men) 出現心理問題,變得更加孤獨和封閉,甚至失去走出家門尋求幫助的勇氣,寧願忍饑挨凍。”

  在英國政府實施居民用電用氣限價(jia) 措施後,目前英國家庭年平均能源賬單費用仍高達2500英鎊,同比上漲96%。今年1月,單位電價(jia) 又上漲了7.6%,相當於(yu) 330萬(wan) 戶采用分時電價(jia) 計費的家庭年平均電費再增加約120英鎊。這些家庭大部分都靠電力供暖,取暖成本將進一步攀升。

  “即使氣溫回升,人們(men) 依然會(hui) 走進‘溫暖銀行’”

  位於(yu) 倫(lun) 敦卡姆登區的“避風城堡”社區中心是今年1月中旬新增的一家“溫暖銀行”。中心每周有4天下午為(wei) 在這裏參加課後活動的孩子提供免費熱湯,並延長開放時間、提供免費浴室,供有需求的人取暖和洗澡。

  “避風城堡”負責人卡門特別忙碌,在接受采訪的15分鍾裏,她的電話一直響個(ge) 不停。她告訴記者,英國學校剛剛結束為(wei) 期一周的期中假,來社區中心參加活動的學生數量明顯高於(yu) 往年。除了與(yu) 其他機構合作組織足球、繪畫、烹飪等活動外,社區中心還免費提供一頓午餐。卡門說:“許多家長很無奈。如果讓孩子在家裏待著,開暖氣、做飯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該社區中心還運營“食物銀行”項目,為(wei) 周邊街道行動不便、嚴(yan) 重貧困的家庭派送“緊急食物包”。卡門表示,社區中心服務的家庭從(cong) 之前的每周45個(ge) ,增加到去年底的每周80個(ge) 。今年以來,中心已為(wei) 社區2000多人次派送了“緊急食物包”。“最初以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為(wei) 主,現在申請救助的還有不少年輕的教師、護士、清潔工等。對於(yu) 有孩子的家庭,生活壓力尤其大。”據介紹,社區中心還開辟了公共菜園,為(wei) 社區民眾(zhong) 種菜提供場地,以減少食物開銷。目前,英國最大“食物銀行”網絡特拉塞爾基金會(hui) 平均每13秒就送出一份“緊急食物包”。

  “即使氣溫回升,人們(men) 依然會(hui) 走進‘溫暖銀行’。”卡門對記者表示,生活成本持續升高,家庭實際收入仍在縮水,“家長們(men) 還在為(wei) 孩子放學後去哪裏發愁,老人們(men) 還要為(wei) 先付電費還是先買(mai) 食物而焦慮。我們(men)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英國能源企業(ye) 的大量利潤是來自對弱勢群體(ti) 的盤剝”

  據英國《衛報》日前報道,一項調查顯示,近40%的英國人是“月光族”。平均每4個(ge) 英國家庭中,就有一個(ge) 要為(wei) 購買(mai) 生活必需品而掏空錢包。英國最大的債(zhai) 務谘詢慈善機構“躍階改變”統計發現,1月英國有2200萬(wan) 人出現各種賬單或信貸逾期。同時,近一半人表示自己的財務狀況比前一年惡化,其中有71%表示能源賬單飆升是主要原因。

  烏(wu) 克蘭(lan) 危機升級以來,西方實施一攬子經濟製裁措施,大幅減少對俄羅斯出口。受製裁反噬效應影響,歐洲能源價(jia) 格飆升,通脹高企,民眾(zhong) 實際工資嚴(yan) 重縮水,購買(mai) 力下降。

  對於(yu) 英國市場而言,由於(yu) 一半天然氣依賴國際進口,受國際能源價(jia) 格波動影響更大。在此期間,相關(guan) 能源企業(ye) 卻賺得盆滿缽滿。英國石油公司去年盈利27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15.8%;殼牌集團去年淨利潤達399億(yi) 美元,創115年來新高。英國公益組織“消除燃料貧困聯盟”協調員西蒙·弗朗西斯表示:“英國能源企業(ye) 的大量利潤是來自對弱勢群體(ti) 的盤剝。”

  英國智庫“共同財富”主任馬修·勞倫(lun) 斯表示:“能源危機暴露英國深層結構性問題,私營能源企業(ye) 追求的不是安全、清潔、能負擔的能源,而是為(wei) 了攫取最大價(jia) 值和收益。”該智庫研究發現,截至2020年的10年間,英國相關(guan) 能源企業(ye) 向股東(dong) 派發了超過400億(yi) 英鎊利潤,而在基礎設施投入、清潔低碳轉型等方麵停滯不前。

  英國平等基金會(hui) 的一項研究表明,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英國億(yi) 萬(wan) 富翁的數量增加了約20%,他們(men) 的總財富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增加了約1500億(yi) 英鎊。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家庭財務調查估算,在2022財年,英國最貧窮的1/5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下降3.8%,而最富有的1/5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上升了1.6%。英國約克大學教授馬丁·奧尼爾表示:“英國社會(hui) 繼續走向更嚴(yan) 重不平等,國家不能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最基本的社會(hui) 公平保障,這無疑將引發更多社會(hui) 問題。”

  (本報倫(lun) 敦3月14日電)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