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管好消費貸丨貸款中介推銷的“消費貸”,靠譜嗎?
央廣網北京3月16日消息(記者夏青)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經濟之聲係列報道《用好管好消費貸》,本期推出:貸款中介推銷的“消費貸”,靠譜嗎?
“您好,我們(men) 這裏是銀行貸款中心,鑒於(yu) 您資質優(you) 良,我行已經將您歸為(wei) VIP客戶,針對VIP客戶,我們(men) 現在推薦一款5折優(you) 惠的貸款業(ye) 務。”
一段時間以來,不少人都接到過類似這樣的電話。他們(men) 自稱是某銀行貸款中心或者某銀行直貸中心的工作人員,說最近銀行消費貸的利率降低,有資金需求可以幫忙貸款。實際上,這些基本上都是貸款中介機構的營銷電話。
這些貸款中介還聲稱可以幫助客戶“提前還貸”“轉貸降息”,並給出“利率低、放款快”等承諾,誘導消費者違規使用經營貸、消費貸提前結清房貸。一家貸款中介機構的工作人員說:“我們(men) 信用貸每天也得簽個(ge) 七八筆,抵押貸款簽個(ge) 兩(liang) 三筆。信用貸,快的情況下基本當天放,慢的情況下,第二天怎麽(me) 著也放了。通過我們(men) 幫您申請,利率肯定能做到市麵上最低的一個(ge) 情況。”
當然,這樣的服務不是免費的。這位工作人員介紹,每一筆貸款他們(men) 要收3個(ge) 點的手續費,也就是說貸款30萬(wan) 元,除了給銀行的利息之外,還要交9000元的手續費。他說,這樣的收費標準在業(ye) 內(nei) 算是非常低的。
該工作人員說:“有的中介公司或者中介機構,跟您說一個(ge) 點、兩(liang) 個(ge) 點,甚至不收費,您去了就不是那麽(me) 回事了。他們(men) 的服務費是收您一個(ge) 點或者兩(liang) 個(ge) 點,但是他會(hui) 把利率給您揉在裏邊,亂(luan) 七八糟加一塊,得八九個(ge) 點將近十個(ge) 點。我們(men) 收費比較透明,就三個(ge) 點,我們(men) 做了七八年,一直是這個(ge) 收費標準,明碼標價(jia) ,都是擺在明麵上,好多公司有好多陷阱或者坑在裏邊。”
還有一些不法貸款中介會(hui) 提前收取貸款人的“砍頭息”。也就是說,貸款人通過貸款中介貸款100萬(wan) 元,最後實際到手的資金可能隻有60萬(wan) 元。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這些都是違規甚至是違法的行為(wei) 。“目前,個(ge) 人住房貸款和個(ge) 人消費貸款間利差比較大,中間存在套利的空間。所以一些人,特別是一些貸款中介,他們(men) 會(hui) 通過一些違規,甚至違法手段,偽(wei) 造一些材料,編造貸款用途,通過申請低利率的個(ge) 人消費貸款套取資金,然後用於(yu) 提前歸還住房貸款。也有一些中介通過幫助客戶申請個(ge) 人消費貸款,然後用來支付住房貸款的首付,這種行為(wei) 都是違規的行為(wei) ,有時候可能涉嫌違法,這就是騙取貸款罪。”
對於(yu) 貸款人來說,通過貸款中介申請消費貸、經營貸存在不少風險。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高額的手續費支出隻是其中一個(ge) 方麵。如果貸款人沒有按照貸款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挪用貸款資金,可能麵臨(lin) 銀行提前收回貸款、承擔違約責任、可能影響個(ge) 人征信等風險。而貸款中介以貸款人的名義(yi) 通過偽(wei) 造材料、包裝空殼公司等造假手段獲得消費貸、經營貸資格,涉嫌以欺詐手段獲取銀行貸款,存在被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的風險。
為(wei) 了加強監管,更好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前,相關(guan) 部門專(zhuan) 門發布了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不法中介誘導。
董希淼表示,貸款中介之所以這麽(me) 活躍,主要在於(yu) 一些銀行為(wei) 了業(ye) 績,為(wei) 了完成指標,依賴貸款中介,想徹底治理,要從(cong) 源頭上抓。“貸款中介,要從(cong) 源頭上治理。要求銀行不要跟這些非法的貸款中介合作,也可以建立貸款中介的黑名單、灰名單。所有的銀行,如果都不跟貸款中介合作,那他們(men) 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