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資產總量超過190萬億元,約占全國一半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hui) 於(yu) 3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舉(ju) 辦。在19日上午的論壇現場,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李文紅介紹,近年來,北京市高標準推進“兩(liang) 區”建設,全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據統計,北京是全國的資金匯聚地,金融資產(chan) 總量超過190萬(wan) 億(yi) 元,約占全國的一半。
在金融領域,2022年北京金融業(ye) 實現增加值8197億(yi) 元,同比增長6.4%,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金融業(ye) 占GDP比重達到19.7%,創曆史新高。隨著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北京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斷完善,市場發展潛力不斷擴大。
在政策資源方麵,北京一直是我國金融改革開放創新試點的前沿陣地。2020年啟動“兩(liang) 區”建設以來,金融領域對外開放又進一步深化,涉及102項試點任務,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ti) 化資金池等試點率先在京實施,QDLP(合格境內(nei) 有限合夥(huo) 人)、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huo) 人)試點不斷擴展深化。北京還在全國率先實施了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開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轉讓試點,發布氣候友好銀行北京倡議,落地氣候投融資試點,發布實施了推進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
在資金資源方麵,北京是全國的資金匯聚地,金融資產(chan) 總量超過190萬(wan) 億(yi) 元,約占全國的一半。在京的公募基金、銀行理財、保險資管、券商資管等機構的資產(chan) 管理規模超過30萬(wan) 億(yi) 元,約占全國同類資產(chan) 管理規模近30%。私募股權、創業(ye) 投資管理規模長期以來也居於(yu) 全國首位。
在機構資源方麵,在京持牌金融機構超過900家,機構類型豐(feng) 富多樣。2022年進入銀行家榜單前20名的中國金融機構共10家,其中有6家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近三分之一的銀行理財子公司,30%的保險資管機構,20%的公募基金均設在北京。北京還建立了北京資產(chan) 管理協會(hui) 這一全國首家跨行業(ye) 的資管自律組織。
在市場資源方麵,北京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完善,直接融資規模在全國一直處於(yu) 領先地位。目前,已有境內(nei) 外上市公司786家,總市值全國第一。全國首批公租房領域公募REITs在京落地,京東(dong) 物流REITs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平台企業(ye) 綠燈投資案例,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以來運行平穩,上市公司已經超過180家,交易品種不斷豐(feng) 富。去年首次實現在交易所市場發行國債(zhai) ,目前已經累計發行政府債(zhai) 券1.42萬(wan) 億(yi) 元。
在營商環境方麵,北京的營商環境開放包容,金融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80萬(wan) 人,CFA(特許金融分析師)持證人占全國30%。證券、基金、期貨“三位一體(ti) ”金融領域國際職業(ye) 資格認可全部落地,高端境外人才從(cong) 業(ye) 便利度顯著提升。北京金融法院的成立,更好滿足了金融司法需求,金融法治和信用環境更加完善。
“北京將持續擴大金融業(ye) 改革開放,緊緊圍繞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推動首都金融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李文紅介紹。在大力支持財富管理行業(ye) 發展方麵,北京將吸引國內(nei) 外優(you) 質合規的資產(chan) 管理、財富管理機構加大在京布局,提供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方案和多元化的財富管理渠道,推動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