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將整體提升

發布時間:2023-03-23 08:50: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將整體(ti) 提升

  東(dong) 北環線或將公交化運行 通密線整體(ti) 提升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在推進

  昨天(2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市交通委、北京市域鐵路融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整體(ti) 提升工程及東(dong) 北環線工程納入今年重點項目。未來,東(dong) 北環線或將采取“公交化”運行模式,方便市民通勤。

  東(dong) 北環線或將公交化運行

  目前,北京市郊鐵路已經開通了S2線、城市副中心線、懷柔-密雲(yun) 線和通密線4條線路,24座車站,運營總裏程已達400公裏。S2線是本市開通運營的第一條市郊鐵路,也是國內(nei) 首條利用既有鐵路資源開通運營的市郊鐵路,設黃土店、南口、八達嶺、延慶、康莊和沙城6站,在黃土店站可換乘地鐵8號線及13號線。

  城市副中心線主要服務於(yu) 房山區、通州區與(yu) 中心城區之間的通勤出行及城市副中心建設,目前設良鄉(xiang) 、北京西、北京、北京東(dong) 、通州、喬(qiao) 莊東(dong) 6站。“從(cong) 良鄉(xiang) 站至北京西站,最短運行時間僅(jin) 需25分鍾”,北京市域鐵路融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部主管葛岱介紹。

  未來,市郊鐵路的發展更加值得期待。近期,市郊鐵路多條線路正在推進研究中。其中,城市副中心線整體(ti) 提升工程(北京西至良鄉(xiang) 段)及東(dong) 北環線工程已經納入2023年市政府重點工程。城市副中心線西段全長31.6公裏,設良鄉(xiang) 至北京西共5座車站,建成後對加快構建“一幹多支”市郊鐵路骨幹網絡,打造首都1小時通勤圈具有重要意義(yi) 。東(dong) 北環線北起既有南口站,南至新建光華路站,全長59公裏,共設車站15座,可實現昌平新城、中關(guan) 村科學城、回天地區、望京組團與(yu) CBD地區的快速軌道直連。“東(dong) 北環線未來可能是本市‘公交化’運行特征最明顯的市郊鐵路”,葛岱介紹。另外,通密線整體(ti) 提升工程、京門線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在研究推進中。

  設置短途乘客專(zhuan) 用進出站通道

  相對於(yu) 國鐵中長途客流來說,市郊鐵路客流以短途出行為(wei) 主,要求快進快出。目前,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北站、清河站等國鐵重點客運樞紐站均設置了市郊鐵路專(zhuan) 用進出站通道,在北京西站、清河站等有條件的車站設置安檢互認區,實現一站安檢、全網通行。有序組織乘客乘降,合理設置列車開、停檢時間,“城市副中心線將北京西站市郊鐵路列車停檢時間由原來的5分鍾縮短至3分鍾,方便乘客隨到隨走”,北京市域鐵路融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發展部資深主管殷波介紹。

  同時,針對線路平時和節假日不同的客流特點和乘客出行購票特征,靈活調配檢票係統和國鐵客票係統票額分配比例。“節假日期間,提高鐵路客票預售票額比例,鼓勵乘客提前購票,有計劃出行”,殷波提到。針對遠郊區縣的站點,結合客流需求和列車開行時點,采取公交、共享單車接駁等方式,無論是通勤或旅遊,乘客都能便捷換乘。

  此外,市郊鐵路各線路均采用與(yu) 城市軌道交通一致的票價(jia) 政策,乘客可使用多種票卡進站乘車,其中使用市郊鐵路一卡通、億(yi) 通行APP二維碼的乘客,在市域內(nei) 乘坐市郊鐵路和地鐵,還可以享受到兩(liang) 者合並(不含機場線)的月累計優(you) 惠政策。

  圍繞中心城區構建1小時交通圈

  據介紹,按照北京市政府聯合國鐵集團發布的《北京市郊鐵路功能布局規劃(2020年-2035年)》,至2035年,北京市郊鐵路規劃線路共計12條,分為(wei) 14個(ge) 規劃項目,共874公裏。其中通勤線路共9條(段),總長約627公裏。旅遊線路共5條線(段),總長約247公裏。未來,有望圍繞中心城區30公裏圈層實現45分鍾通勤,圍繞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70公裏圈層構建1小時交通圈,力爭(zheng) 規劃期市郊鐵路客運量達到本市軌道交通客運量的5%,部分通勤線路實施新建雙線或複線化改造、樞紐節點擴能後提供高峰時段公交化服務,全麵提升運營管理服務水平。

  未來,北京計劃以市郊鐵路站點打造軌道微中心約30個(ge) ,“簡單來說,軌道微中心就是軌道站點周邊大家喜歡去的活力中心”,葛岱解釋。去年,本市首個(ge) 市郊鐵路微中心試點霍營綜合交通樞紐一體(ti) 化綜合利用工程項目已被批複。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