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50餘家城軌企業代表參觀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
大客流AI智能識別、防汛地圖係統監測地鐵站雨量、96123APP一鍵與(yu) 站務人員“對話”……日均客流達千萬(wan) 人次的北京軌道交通,正在應用一係列大數據創新產(chan) 品。“中國城軌交通業(ye) 主領導人峰會(hui) 2023北京年會(hui) ”24日召開。23日下午,來自全國50餘(yu) 家城軌企業(ye) 的代表走進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探秘軌道交通智慧“大腦”如何服務千萬(wan) 級別客流。
位於(yu) 京投大廈的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可謂是軌道交通智慧“大腦”,全北京27條地鐵線、477座車站的運行情況,都在“大腦”的掌控之下。
“全路網每日開行10700趟列車,高峰時段820組列車同時在線,10條線路高峰時段跑進2分鍾間隔。”站在一整麵牆的大屏幕前,京投公司副總經理、軌指中心主任於(yu) 增將近兩(liang) 年軌道智慧“大腦”應用的“新式武器”一一揭秘。
“通過大數據分析,係統可以對列車高滿載率、列車晚點、車站大客流、斷麵擁擠度高等情況實時報警。”於(yu) 增舉(ju) 例介紹,大客流AI智能識別功能,應用業(ye) 內(nei) 頂尖的物體(ti) 檢測、目標跟蹤、密度估計等多算法,進行視頻綜合分析,識別大客流風險。除此之外,還可自動發現車廂裏吃東(dong) 西、乞討等行為(wei) ,監測報警後,調度管理人員、站務員、司機都可及時進行勸阻、采取措施。AI智能識別係統最先應用在服務冬奧的11號線,下一步,19號線等線路也有望陸續應用。
今年夏天,北京軌道交通“防汛地圖係統”也將發揮威力。記者在大屏幕上看到,係統不僅(jin) 能實時顯示車站所在地降水量,分級分類顯示防汛重點部位,還可在線查看各車站防汛物資情況,並與(yu) 排水、消防等力量實現聯動處置,提升軌道交通防汛應對能力。
“在防汛重點車站,我們(men) 在車站站口位置試點安裝了傳(chuan) 感器,也可理解為(wei) 水位計,實時采集積水變化情況,超過閾值就會(hui) 自動報警。”於(yu) 增介紹,基於(yu) 係統監測信息和“大腦”計算,指揮人員可以迅速做出決(jue) 策,包括人員從(cong) 哪個(ge) 口疏散,正在運行的車輛如何行車及救援方向等。
還有一些軌道交通新服務應用體(ti) 驗,就在乘客手機上。如果乘客在19號線太平橋站乘車,遇到問題可打開北京軌道交通96123APP,點擊“一鍵招援”,即可跟車站工作人員“語音連線”。此項功能目前僅(jin) 在太平橋站試點,通過現場充分驗證具備條件後,逐步擴大試點範圍。
除此之外,還有一係列大數據創新產(chan) 品,每天為(wei) 市民軌道出行提供著服務——智慧乘客信息導乘係統,為(wei) 乘客提供擁擠度顯示、冷暖車廂、當前位置等溫馨提示;新一代數字廣播係統,采用數字化架構模式,實現廣播統一管控、一體(ti) 化發布,精細化廣播分區等功能;數字運維平台,基於(yu) “設備畫像”的智能運維係統,支持對軌指中心7800餘(yu) 台(套)核心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精準掌控,實現故障設備的精準定位……
據介紹,軌道交通智慧“大腦”可對常態化、節假日等7大場景下全路網客流進行365天不間斷分析預測,路網客流預測精度平均可達96%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