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降價背後丨降價之外 “車到山前”路在何方?
央廣網北京3月22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當前,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處於(yu) 高產(chan) 能、高庫存、高市場潛力的“三高”並存狀態。去庫存,激發市場潛力,靠降價(jia) 行不行?業(ye) 內(nei) 人士的看法是,短期可以,但長期肯定不可持續。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無底線地降價(jia) ,肯定要減少車輛的研發,或者減少車輛的整體(ti) 投入成本,在某一些產(chan) 品的配件方麵可能會(hui) 出問題。這代表著後續的一係列產(chan) 品質量問題可能要暴露出來。”
多位專(zhuan) 家預測,本輪乘用車降價(jia) 潮可能會(hui) 持續到4月份舉(ju) 行的上海車展前後,因為(wei) 不少車企會(hui) 在車展上發布新車或者換代車型,以除舊布新的方式,推動價(jia) 格回升。
老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除了降價(jia) ,車企提升銷量還有什麽(me) 路?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給出“三拚”建議,就是:拚技術、拚質量、拚服務。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說:“考慮到汽車工業(ye) 正在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企業(ye) 應該在產(chan) 品技術、質量、服務等方麵下功夫,企業(ye) 在研發等方麵投入巨大,提高產(chan) 品的品牌力。”
從(cong) 近年來的數據看,車企對研發的重視程度的確跟產(chan) 品的市場認可度高度正相關(guan) 。比如,奇瑞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去年銷量突破120萬(wan) 輛,重回自主品牌第一陣營。吉利去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52%,營收創出曆史新高。多個(ge) 汽車品牌已經明確,今年將繼續增加研發投入。理想汽車公關(guan) 總監餘(yu) 巍說:“我們(men) 在智能和AI的資源上會(hui) 進一步投入。今年我們(men) 的研發費用會(hui) 超過100億(yi) ,從(cong) 產(chan) 品研發、平台研發、係統研發這三個(ge) 維度,會(hui) 持續發力。在做好研發和產(chan) 品的同時,我們(men) 還會(hui) 持續對銷售服務體(ti) 係進行投入。”
提高產(chan) 品力、品牌力也是政策鼓勵的方向。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目前我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引導力量。接下來將加強統籌,進一步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協調推進機製,協調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的全局性工作。辛國斌表示:“圍繞技術攻關(guan) 、推廣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持續發力,繼續培育創新水平高、綜合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自主品牌。”
另一條路是拓展海外市場。根據海關(guan) 總署的數據,今年1-2月,我國出口汽車68.2萬(wan) 輛,同比大幅增長43.2%。汽車出口額968.3億(yi) 元,同比增幅高達78.9%。這說明,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不光賣得越來越多,價(jia) 格也越來越高。當前,“出海”已經成為(wei) 自主品牌發力的重點。蔚來用戶運營助理副總裁浦洋說:“我們(men) 在兩(liang) 年前進入挪威市場,去年進入了德國、荷蘭(lan) 、丹麥和瑞典四個(ge) 國家的市場。我們(men) 還是希望穩紮穩打,相信隨著中國汽車品牌整體(ti) 能力的上升,蔚來競爭(zheng) 力的上升,我們(men) 在當地的用戶運營和品牌運營會(hui) 不斷增大我們(men) 的交付量。”
放眼全球,豐(feng) 田、本田、大眾(zhong) 、特斯拉等汽車巨頭幾乎都是“買(mai) 全球,賣全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說,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也要抓住機遇,走向世界。崔東(dong) 樹表示:“中國的汽車出口已經呈現了一輪超強爆發增長的態勢。目前測算,如果今年保持這種態勢,我們(men) 可能有1000億(yi) 美元的汽車出口收入,這實際上是巨大的收入。我們(men) 應該增加汽車出口的安排,使出口的良好形勢可以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