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1.5萬株古毛白楊後代落地京城

發布時間:2023-04-13 08:54: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選育不飛絮的品種替換飄絮雌株

  1.5萬(wan) 株古毛白楊後代落地京城

  

  實驗室中扡插的古毛白楊枝條。 何建勇攝

  北京市已進入今年首個(ge) 楊柳飛絮高發期。記者從(cong) 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本市探索繁育百歲以上的雄毛白楊後代,用於(yu) 替換飄絮的雌株,目前已有1.5萬(wan) 株子代用於(yu) 全市園林綠化中。

  楊柳雌株春季飛絮給一些市民帶來困擾。“楊柳雄株可以揚長避短。雄性毛白楊無飛絮、樹幹通直,並且生長快、壽命長、抗性也強。”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副處長張博介紹,2012年起,新實施的綠化工程中隻用雄株楊柳。2015年,市園林綠化局牽頭實施“雄性毛白楊古樹優(you) 良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的研究”,經過多年栽培實驗,繁育不飛絮的古毛白楊超4萬(wan) 株。

  這幾萬(wan) 株優(you) 質雄性毛白楊,均來自於(yu) 大興(xing) 區的4株樹齡超100年的古樹。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新品種培育與(yu) 科普中心的工程師趙建鬆介紹:“我們(men) 跟大興(xing) 林業(ye) 站合作,在古樹上采集大約0.6至0.8厘米的根蘖條,經保濕處理後帶回苗圃。”趙建鬆說,根蘖條靠近根部,是一年內(nei) 新長出的幼齡苗,更有活力,容易成活。幼苗被帶進實驗室,插入扡插床,10天左右可生根,再過兩(liang) 個(ge) 月就能移栽進土地裏。三到五年後,這些古毛白楊的子代便可栽進公園或林地。北京林業(ye) 大學教授劉勇介紹,團隊將依托前期攻關(guan) 形成的雄性毛白楊古樹幼化組培技術開展規模化應用,建立毛白楊古樹繁育基地,擴大繁育雄性毛白楊古樹優(you) 良品種的苗木。

  除了替換樹種,本市還以多舉(ju) 措開展飛絮綜合治理。張博介紹,市園林綠化局指導各區建立了應急服務機製,全市共成立專(zhuan) 項巡查隊伍135支、專(zhuan) 業(ye) 應急防治服務隊85支。對居民區、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適時修剪楊柳雌株枝條,利用高壓噴水車、霧炮車等衝(chong) 刷樹冠、衝(chong) 掉花序,使用灑水車濕化地麵,粘住落地的飛絮,及時清掃。今年,市園林綠化局與(yu) 市氣象局、市城管委等11個(ge) 部門緊密協作,開展楊柳飛絮預報。飛絮治理還和防火相結合,與(yu) 本區消防隊聯防聯動,在無火情的情況下,消防隊會(hui) 加入到飛絮防治中。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