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綠牌車賞“北京藍”,從“油”到“電”,環保還省錢
“80後”趙宇從(cong) 讀大學到工作一直都在北京,一晃十多年過去了。2022年,他的女兒(er) 出生了。也是在這一年,他把自己開了多年的燃油車置換成了新能源電動車,“孩子的出生讓我考慮更多,換車的時候就想著得買(mai) 個(ge) 噪音小、更環保舒適的車。”
趙宇原來開的是一輛國五排放標準的銀灰色小轎車,當年買(mai) 車的時候,還不流行新能源電動車。
2022年,北京市商務局等七部門共同製定了《北京市關(guan) 於(yu) 鼓勵汽車更新換代消費的方案》,鼓勵置換新能源小客車。按照方案,報廢或轉出本市注冊(ce) 登記在本人名下1年以上的乘用車,並在本市汽車銷售企業(ye) 新購新能源小客車的車主,可獲得8000元或10000元補貼。趙宇最終拿到8000元的補貼,新車到手不到30萬(wan) 元。
起初,趙宇的愛人還擔心充電、續航等問題,但開了一段時間後,她發現,“現在充電站到處都是,方便的很,在外麵用快充一次電隻要幾十塊錢,而且隻需半小時左右,買(mai) 杯咖啡的時間就能充滿,確實劃算!”今年初,在物業(ye) 經過申請審批後,他們(men) 還順利地在小區車位上安裝了一個(ge) 家用充電樁,能享受到更優(you) 惠的電費,每度電隻要幾毛錢。
電車起步和行駛中基本無噪音,也沒有油車的刺鼻味道,大人孩子的體(ti) 驗感都很好。用趙宇的話說就是“我閨女在車上睡一路都不帶醒的!”
趙宇的小閨女很幸運,因為(wei) 不但車裏環境好了,車外的大氣環境也一天天在改善。趙宇說,“我買(mai) 新能源車,也是為(wei) 北京空氣質量的好轉盡一點力,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更好的城市環境中成長。”
為(wei) 了有效治理“移動源”汙染,二十多年來,北京市持續不斷地升級機動車排放標準,並加快車輛更新換代步伐。
標準每提升一個(ge) 檔位,單車尾氣排放量就降低30%到50%。北京市分別於(yu) 1999年、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3年,率先在全國實施機動車國一、國二、國三、國四和國五排放標準,每次執行新標準均提前全國其他省市2到3年。2017年1月1日起,北京市又率先實施第六階段車用燃油標準,並在三年後,實施更為(wei) 嚴(yan) 格的國六B標準。
與(yu) 升級排放標準同步,政府通過補貼的方式鼓勵市民以舊換新,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2009年至今,北京持續實施多輪政府補貼,累計淘汰約306萬(wan) 輛老舊機動車,發放補貼115億(yi) 餘(yu) 元。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保有量達50.7萬(wan) 輛。
正因如此,雖然北京機動車的保有量以年平均10%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底已達712.8萬(wan) 輛,但尾氣汙染程度卻逐年遞減。
2023年,油車置換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依然在繼續。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累計保有量力爭(zheng) 達到200萬(wan) 輛。
城市車輛的“含綠量”越來越高,首都天空的“含藍量”也隨之提高。趙宇回憶起讀大學時候的北京的天氣,深有感觸:“過去,藍天是一種奢侈,現在,藍天成為(wei) 了一種常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