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向強國邁進:真正地讓創新者獲得實際效益

發布時間:2023-04-27 08:48: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王晶)“冰墩墩”“雪容融”“穀愛淩”……回顧2022年冬殘奧會(hui) ,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名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惡意搶注此類商標,被依法駁回。過去一年,我國累計打擊惡意商標注冊(ce) 37.2萬(wan) 件。

  今天(26日)是世界知識產(chan) 權日。

  目前,我國正由知識產(chan) 權大國向強國邁進。我國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中,聚焦高價(jia) 值知識產(chan) 權創造,為(wei) 係統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提供更高水平的製度保障。專(zhuan) 家認為(wei) ,吸引創新資源,不斷健全法律體(ti) 係,關(guan) 鍵是真正地讓創新者能夠獲得實際的效益。

  

  國新辦舉(ju) 行《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2)》新聞發布會(hui)

  不斷加大網絡版權治理力度

  近年來,5G、雲(yun) 計算等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jin) 改變著內(nei) 容生產(chan) 方式,極大豐(feng) 富了作品的傳(chuan) 播方式,催生了新的版權商業(ye) 模式和平台,促進了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的顯著提升,也給版權管理和保護工作帶來一定挑戰。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國家版權局高度關(guan) 注網絡版權問題,就網絡新業(ye) 態新領域版權治理主要采取了兩(liang) 方麵措施。

  一方麵,不斷加大網絡版權治理力度。國家版權局聯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連續18年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專(zhuan) 項行動。

  通過強化主動監管、查辦大案要案、壓實網絡平台主體(ti) 責任、深化重點監管、加強協同聯動等有效舉(ju) 措,加大對網絡侵權盜版懲戒力度,各地查辦侵犯網絡著作權案件1180件,刪除侵權盜版鏈接84萬(wan) 條,關(guan) 閉侵權盜版網站(APP)1692個(ge) ,處置侵權賬號1.54萬(wan) 個(ge) 。

  另一方麵,積極推動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版權領域的運用,提升新技術版權保護與(yu) 服務能力。2021年9月份,國家版權局會(hui) 同中央網信辦啟動“區塊鏈+版權”創新應用試點工作,確定了12個(ge) “區塊鏈+版權”創新應用試點項目。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版權執法監管工作,對社會(hui) 關(guan) 注、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開展深入調研,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充分發揮新技術在推進版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方麵的重要作用,不斷淨化網絡版權環境。

  嚴(yan) 厲打擊電商促銷“三假直播”

  去年“雙11”期間,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利用互聯網輿情監測係統,對10月20日至11月13日期間的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在監測期內(nei) ,共收集到“直播銷售”負麵信息50.9萬(wan) 條,占“吐槽類”信息總量的9.3%。其中,假冒偽(wei) 劣、貨不對版、優(you) 惠差異等是主要問題。

  近年來,電商和直播帶貨銷售假冒偽(wei) 劣商品和虛假宣傳(chuan) 屢有發生,因為(wei) 維權難度大、治理困難,一直是人們(men) 關(guan) 注的重點。甘霖指出,通過監測數據可以看到,在以往電商的促銷活動中,比如大家熟知的“規則難倒尾款人”“套路漸欲迷人眼”等亂(luan) 象有所改善,消費者對電商平台簡化促銷規則、提升消費體(ti) 驗的評價(jia) 總體(ti) 趨向正向,但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一些經營戶誠信意識淡薄;二是一些平台在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獲得感方麵做得還不夠。

  對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采取了多項對策措施。

  明確和壓實平台責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介紹,引導商家和平台企業(ye) 加強“自律”,強化誠信意識和規則意識,主動補齊在落實主體(ti) 責任和對平台內(nei) 經營者約束管控方麵的短板,不斷提升網購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甘霖強調,針對直播帶貨這樣的新模式、新業(ye) 態,一方麵我們(men) 要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另一方麵必須要守住法律底線,確保在規範中發展。對管理不力、屢屢出現問題的平台,要通過約談、責令改正等方式督促其整改落實;對明顯違法違規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主播和商家,要依法嚴(yan) 厲處罰,並根據侵權程度列入信用黑名單,增強監管實效性和震懾力。

  提升消費者的防範意識也尤為(wei) 關(guan) 鍵,甘霖表示,通過宣傳(chuan) 引導,呼籲消費者不斷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範能力,明晰權益邊界,避免盲目衝(chong) 動,做到科學消費、理性維權,更加成熟、自信、負責地去參與(yu) 網絡促銷。

  甘霖強調,“為(wei) 深化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我們(men) 發揮網絡市場監管部際聯席會(hui) 議作用,組織開展了2022年網絡市場監管專(zhuan) 項行動,主要是嚴(yan) 厲打擊‘三假直播’(假人氣、假優(you) 惠、假商品),依法查處銷售侵權假冒偽(wei) 劣商品等違法行為(wei) ,有效淨化了網絡市場環境。“

  中國對外資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一視同仁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對中外資企業(ye) 的知識產(chan) 權始終一視同仁、同等保護,激發全社會(hui) 創新活力,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推進創新領域國際合作。

  針對境外輿論稱,由於(yu)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不力,很多在華外商投資企業(ye) 難以盈利、出現撤資等情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強調,該說法與(yu) 實際情況不符。

  甘霖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外商投資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大力維護外商投資企業(ye) 合法權益,對在中國注冊(ce) 的企業(ye) 一視同仁,以優(you) 質服務更好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

  近年來,我國發布外商投資法、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外商投資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行動方案》,對外商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等作出統一規定。2021年,印發《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在頂層設計上部署推進外商投資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2023年1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設立研發中心的若幹措施》,加大對外商投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開展科技研發創新活動的支持力度。

  與(yu) 此同時,我國還部署開展外商投資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專(zhuan) 項行動,對侵犯外資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行為(wei) 加大打擊力度,有效維護外國權利人合法權益。

  甘霖稱,中國政府一係列務實舉(ju) 措,為(wei) 在華外商投資企業(ye) 營造了良好發展環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國外在華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達86.1萬(wan) 件,同比增長4.5%,其中涉及國外企業(ye) 5.8萬(wan) 家,較上年增加0.2萬(wan) 家。國外在華有效注冊(ce) 商標203萬(wan) 件,同比增長5.9%。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和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使中國繼續成為(wei) 全球投資興(xing) 業(ye) 的熱土,2022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1.23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

  “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加大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為(wei) 廣大外商投資企業(ye) 營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我們(men) 堅信,中國將長期成為(wei) 外商投資首選地之一,外商投資企業(ye) 在中國一定會(hui) 有更好發展前景。”甘霖說。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