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主要流行株已成XBB,是否會導致“二陽”幾率增加?
央廣網北京5月8日消息 (記者 雷妍)我國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是否已經變化?這是否會(hui) 導致“二陽”幾率增加?如何判斷是否“二陽”了?在5月8日舉(ju) 辦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答。
我國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變成XBB變異株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介紹,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不斷增加,我國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構成受國際影響明顯增大。從(cong) 監測數據看,今年4月下旬,在輸入病例當中,XBB係列變異株的構成已經達到了97.5%,與(yu) 全球的XBB係列變異株占比基本保持一致。在本土病例中,XBB係列變異株的占比,自今年2月份明顯升高,從(cong) 2月中旬的0.2%增長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時,BA.5.2、BF.7、BA.2及其亞(ya) 分支合計占比約25%。目前,我國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經變成XBB係列變異株。
XBB係列變異株是否會(hui) 導致“二陽”幾率增加?
陳操介紹,XBB係列變異株是一種奧密克戎重組變異株,其傳(chuan) 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強於(yu) 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是目前全球優(you) 勢的流行株。從(cong) 目前的監測數據看,包括XBB變異株在內(nei) 的,正在流行的變異株,與(yu) 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亞(ya) 分支相比,致病力沒有明顯的變化。
他表示,中疾控將繼續做好哨點醫院確認病例和聚集性疫情變異株的監測工作,特別是重症、死亡病例和特殊人群的變異株監測,並會(hui) 同海關(guan) 部門做好輸入變異株的監測。
同時,我國已經建立了多渠道的監測預警體(ti) 係,在哨點醫院、發熱門診,還有重點場所、城市汙水等開展疫情監測,一旦發現異常風險信號,各地的疾控部門將會(hui) 邊核實、邊評估、邊預警、邊處置。
如何判斷是否“二陽”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提醒,無論是二次感染還是新變異株導致的感染,臨(lin) 床表現目前看都是類似的,主要表現在上呼吸道,無症狀或輕型病例為(wei) 主。一旦感染不要恐慌,對症處理,同時做好個(ge) 人衛生,包括戴口罩,避免或減少進一步傳(chuan) 播的風險。
王貴強呼籲,要高度關(guan) 注重症高危人群,尤其是高齡老人以及沒有接種疫苗、有基礎病的人群。要關(guan) 口前移、早期幹預。一是建議在社區層麵上發揮社區醫生或者全科醫生的力量,以及通過信息化係統、人工智能多種途徑,建立所轄區域的老年人、高風險人群的台賬。二是一旦這類高風險人群患病,要及時跟蹤監測,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三是重症高風險人群感染後,要加強監測,如果出現低氧等情況,要及時氧療。一旦有重症病人,應及時住院或ICU治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