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發布“五一”消費維權輿情報告 吐槽集中在景區、住宿幾方麵
央廣網北京5月15日消息(記者 宋雪)記者從(cong) 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獲悉,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利用互聯網輿情監測係統,對2023年4月29日—5月4日期間相關(guan) 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監測發現,今年“五一”假期消費“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區旅遊、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飲購物四個(ge) 方麵,與(yu) 假期主要消費場景大體(ti) 吻合,接觸型消費、實物型消費是消費者吐槽熱點場域。
監測期內(nei) ,通過輿情監測係統共監測到“吐槽類” “消費維權”信息7077736條,占“消費維權”信息總量的29.57%。共收集“景區旅遊”類負麵信息3056999條,日均信息量509500條,輿情信息量呈先增後降趨勢,5月2日最多,為(wei) 845836條。其中,壺口瀑布沿途部分路段被圍牆遮擋得嚴(yan) 嚴(yan) 實實,被質疑“必須花錢才能看壺口瀑布,不花錢就隻能被圍牆擋著”,引起網友不滿。
監測期內(nei) ,共收集有關(guan) “酒店住宿”類負麵信息1119199條,日均186533條,信息量分布呈相對平緩的先增後降趨勢,4月30日輿情信息量最高,為(wei) 217770條。“五一”期間,酒店住宿輿情較為(wei) 集中,預訂民宿未留房、線上平台下單酒店要求遊客“補差價(jia) ”等違約、毀約現象相對較多。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及時介入調查並作出處罰,媒體(ti) 報道與(yu) 輿情討論較多。報告點名了峨眉山酒店要求“補差價(jia) ”、青島民宿房東(dong) 毀約未留房等事件。
此外,交通出行類輿情信息主要聚焦在三個(ge) 方麵:一是圍繞不同場景中出現的“擁堵”“停車難”等問題討論較為(wei) 集中,網友廣泛吐槽;二是高速擁堵場景下新能源車主普遍體(ti) 驗較差,成為(wei) 熱點討論話題;三是網約車、出租車臨(lin) 時加價(jia) ,引發的圍觀質疑較多。餐飲購物類輿情主要與(yu) 零售商販、餐飲店等多收費、不按標價(jia) 收費等宰客行為(wei) 有關(guan) 。
中消協指出,“五一”假期社會(hui) 流動的巨大“盤麵”呼喚著更高水平的公共安全保障。強勁的消費動力、上億(yi) 人次的流動、長距離出遊的明顯增長、出遊方式多樣多元對交通、食品、住宿、消防和個(ge) 人出遊等安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與(yu) 旅遊出行相關(guan) 的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是影響消費體(ti) 驗的重要因素,隻有大力度、全方位地提升遊客的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才能擦亮景區服務品牌、積累地方治理與(yu) 行業(ye) 管理的美譽。麵對消費需求強勢複蘇、集中釋放帶來的巨大商機,經營者既要有組織運籌供給保障、靈活調整銷售方式的營商智慧與(yu) 展業(ye) 能力,更要有對法律和規則始終如一地敬畏堅持,有對短期獲利與(yu) 長期商譽形象的正確認識,且保持定力。
針對暴露出的短板與(yu) 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相關(guan) 管理部門積極主動作為(wei) ,加強全方位、多場景的幹預管控,加大對哄抬物價(jia) 、惡意違約、強製消費等違法行為(wei) 的查處力度,壓實主體(ti) 責任,提高違法成本。對無視紅線、挑戰底線的相關(guan) 經營者依法處罰、公開曝光。
建議相關(guan) 單位充分考慮節日消費高峰的特點,積極縝密做好預案,提高運營服務的機製保障與(yu) 措施保障。針對事關(guan) 消費者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行業(ye) 領域加強安全檢查與(yu) 指導引導,從(cong) 源頭上擰緊安全閥門,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針對即將短時瞬時“承壓”的配套公共服務供給與(yu) 熱點旅遊產(chan) 品服務製定完善周密的應急處置與(yu) 疏導管控預案。
建議相關(guan) 方麵科學統籌、及時研判,采取靈活增設快充設施等措施,優(you) 化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供給。將交通出行的非常態應急預案設計與(yu) 不斷創新的數據挖掘應用科研成果相結合,預案設計先謀快動、搶前抓早,後續配套舉(ju) 措做實做細,在準確掌握動態實時數據的同時,確保數據信息及時與(yu) 相關(guan) 行業(ye) 、部門共享聯動,從(cong) 而減少交通擁堵,實現有效分流,提升節日旅遊出行消費體(ti) 驗。
建議相關(guan) 責任主體(ti) 建立節假日輿情台賬,厘清輿情“實賬”。充分挖掘、找準輿情意見表達與(yu) 情緒釋放背後的根本問題,通過積極的事前幹預管控、事中化解處理、事後總結改進,實現對消費者情緒的疏導和修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藍皮書:殘疾人事業發展需重點關注城鄉均衡發展等三個問題
- 【投資者教育的“變”與“不變”】做一些改變,守一份匠心,做投資者投資路上的好朋友
- 2023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5月21日開幕 大批智能化輔助器具新產品亮相
- 內地與澳門駕駛證互認換領協議5月16日正式生效
- 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2年度證券公司投資者服務與保護報告》
- 金庸訴江南案二審改判:認定被告侵犯著作權
- 培養一支專業化的推普“鐵軍”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普通話培訓處工作紀實
- 我國成為全球前沿科技重大力量 北京不到5分鍾就誕生一家科技型企業
- 人社部等十部門啟動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
- 本周多地將迎來今年首個高溫天氣 如何防護高溫天氣?重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