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點靚涼水河”示範段下半年開建 千年古河畔將建起城市開放空間

發布時間:2023-05-17 08:42:00來源: 北京日報

  16日,記者從(cong) 豐(feng) 台區獲悉,豐(feng) 台區“點靚涼水河”行動規劃設計方案(豐(feng) 台區涼水河濱水空間改造與(yu) 更新)初稿正式出爐,涼水河11公裏河段將打造“一廊五區多景”,形成“沿河奔跑 活力水街”的開放性城水界麵。其中南中軸、石榴莊示範段下半年將正式開建。

  濱河休閑係統已現雛形

  涼水河有著1400多年曆史,是金中都都城建設、山水定位的重要河流,全長66公裏。其中,豐(feng) 台區段長11公裏,流經麗(li) 澤商務區、北京南站、首都商務新區,貫穿太平橋、右安門、西羅園、大紅門、石榴莊5個(ge) 街道的居民區,沿線居民及就業(ye) 人口超過40萬(wan) 人。

  近年來,市區先後對涼水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複和治理,豐(feng) 台區段也完成了幹流清淤除臭、水下生態工程、幹流汙水截流等生態治理,展現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河流麵貌,濱河休閑係統已現雛形。

  數據顯示,涼水河作為(wei) 承載公共活動的綠藍空間,已成為(wei) 新晉網紅打卡地,僅(jin) 豐(feng) 台段節假日高峰小時客流量就超過3萬(wan) 人。隨著人們(men) 對濱水活動需求愈加強烈,對現狀河道空間環境品質、水質量提出更高要求,2022年豐(feng) 台區人民政府將“點靚涼水河”行動納入《2022年豐(feng) 台區區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正式啟動規劃設計。

  11公裏河道呈現5個(ge) 主題

  根據涼水河兩(liang) 岸用地性質、街區特征,涼水河豐(feng) 台段將打造“一廊五區”的空間格局。

  太平橋街道段主打“金融商務”,通過跌落式、互動式景觀水係,打造先鋒時尚、充滿趣味的都市濱水樂(le) 園,實現濱水空間與(yu) 城市航站樓、金融商務區深度融合。

  右安門街道段主打“活力社區”,以居住和商業(ye) 服務功能為(wei) 主,通過西鐵營活力中心、景風門軌道微中心的建設,呈現彰顯金中都水關(guan) 文化、集休閑活動遊憩娛樂(le) 為(wei) 一體(ti) 的高品質公共空間。

  西羅園街道段主打“樞紐門戶”,以交通、休閑遊憩功能為(wei) 主,通過可持續的地區更新改造,建設展示涼水河景觀風貌特色的樞紐地區,促進站城有機融合。

  大紅門街道段將主打“文化博覽”,以文化藝術、休閑娛樂(le) 、商業(ye) 服務功能為(wei) 主,打造活力水埠、紅門疊橋、共享陽台,使涼水河與(yu) 兩(liang) 側(ce) 城市空間深度融合。

  石榴莊街道段主打“生態休閑”,以居住、生態服務功能為(wei) 主,打造“豐(feng) 台東(dong) 閘門”形象節點,建設水上森林、森林運動場、水上婚禮場地等,形成城市空間向生態郊野自然過渡。

  預計下半年正式開工

  “點靚涼水河”行動將以往的背水發展轉變為(wei) 向水而榮,充分打開濱水城市界麵、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讓市民真切感受到涼水河濱水生態空間魅力。

  “點靚”後的涼水河在打造“一廊五區”空間格局的基礎上,還將呈現三大典型段落:右安門和西羅園段約4.5公裏河道為(wei) “水街”,打造成文化新體(ti) 驗和宜居宜遊的生態濱水社區典範;大紅門段約1.5公裏河道為(wei) “水埠”,成為(wei)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配套景觀和新時代形象引領;石榴莊段約2.5公裏河道為(wei) “水上森林”,最大限度保留現有喬(qiao) 灌木,精細化利用林下空間形成“森林球場”,打造集皮劃艇俱樂(le) 部、自由槳板區、水上禮堂、濱水露營地於(yu) 一體(ti) 的水上運動中心,形成周邊規模最大的集中運動綠色空間。

  在優(you) 化濱水休閑空間增加樂(le) 水空間的同時,還將打造完整的慢行友好交通係統,建設以浪漫騎行為(wei) 主題的自行車道,形成兩(liang) 岸總長22公裏的濱河步道,新增和改造人行兼自行車橋,使堤岸便捷聯通,步道便捷親(qin) 水,還將構建水上遊線係統,滿足市民親(qin) 水需求。

  豐(feng) 台區水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點靚涼水河”行動預計將於(yu) 今年下半年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將串聯沿河市民活動場地和文化主題空間,形成水上街市、水上埠頭等多樣空間,將涼水河豐(feng) 台段打造成一條集市民休閑、親(qin) 水體(ti) 驗、兒(er) 童娛樂(le) 、文化旅遊為(wei) 一體(ti) 的,具有煙火氣的城市活力開放空間。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