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穩經濟觀察:沙縣小吃闖出共富大道
中新網三明5月21日電 (雷朝良 許琰)魚片要怎麽(me) 醃製才能又嫩又鮮,一碗麵的醬料和水的比例多少合適,魚片要煮多久口感最好……走進醉有才沙縣小吃品牌提升培訓中心,培訓老師正在向幾名學員講解製作老壇酸菜魚片湯麵的竅門。
在老師講解和演示後,學員們(men) 自己動手嚐試。抓粉、下鍋、撈麵,幾分鍾之後,一碗老壇酸菜魚麵便熱氣騰騰地出爐了。
“這裏的培訓,不論是食材準備、調料比例還是色澤搭配,每一步都有精準的步驟,味道也很好,我們(men) 是慕名而來。”來自西安的學員張兆秀和合夥(huo) 人報名了沙縣小吃“整店輸出”培訓課,準備學完後回西安開一家小吃店。
“今年來,中心共培訓了3000多人次,同時我們(men) 還把這種培訓模式複製到了上海、杭州、中山等城市,為(wei) 當地小吃業(ye) 主提供產(chan) 品上新、人才培訓和經營管理等支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醉有才有限公司總經理顏發輝說。
小吃是沙縣的“名片”。20多年來,沙縣一任接著一任幹,通過政策扶持、產(chan) 業(ye) 轉型、品牌建設等舉(ju) 措,推動沙縣小吃這一特色富民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不斷夯實小吃產(chan) 業(ye) 共富之路。
生產(chan) 車間裏,工人們(men) 正在機器的配合下忙著炒製酸菜;網絡直播間,“網紅”主播正賣力為(wei) 酸菜、酸豆角、蘿卜幹、筍幹等產(chan) 品帶貨;發貨倉(cang) 庫,工作人員忙著將產(chan) 品打包裝袋……這樣忙碌的場景,每天都在山耕源食品有限公司上演。
作為(wei) 沙縣區首家集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深加工、研發和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食品專(zhuan) 業(ye) 企業(ye) ,該公司憑借良好的品質贏得市場肯定。
“目前我們(men) 已和蒸不賴、淳百味、四方桌等十多家餐飲連鎖品牌達成戰略合作,公司通過訂單+合作社的模式,將沙縣打造成主要原材料芥菜的產(chan) 地,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該公司總經理賴如秋說。
隨著食品冷鏈的完善和小吃電商的崛起,如今在沙縣,蒸餃、醬料、方便食品等領域的小吃企業(ye) 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僅(jin) 沙縣小吃產(chan) 業(ye) 園一期,就已開發1100多畝(mu) ,進駐新沙一品、鑫滿園、醉有才等食品加工及配套企業(ye) 24家,年產(chan) 值達3億(yi) 元。今年,該園區擴園200畝(mu) ,引進廚神食品、星鮮點、淳百味等7家大型食品企業(ye) ,預計產(chan) 業(ye) 園可實現年產(chan) 值5億(yi) 元以上,利稅達1000萬(wan) 元以上。
搶抓滬明合作(上海市和三明市對口合作)機遇,沙縣區積極推動沙縣小吃進入上海市高校、機關(guan) 食堂,參與(yu) 上海早餐工程等建設,獲得上海市對口合作資金支持600萬(wan) 元。上海120家加盟店安裝收銀係統,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力爭(zheng) 將沙縣小吃打造成為(wei) 滬明合作的典範。
小吃雖小,闖出大道。截至目前,沙縣小吃產(chan) 業(ye) 實現年產(chan) 值超500億(yi) 元,加盟店近4000家,輻射帶動30萬(wan) 人創業(ye) 致富。
同時,借力於(yu) “一帶一路”建設,日本、法國等全球66個(ge) 國家和地區都有沙縣小吃的身影。沙縣小吃逐漸成為(wei) 傳(chuan) 播中國美食、文化的窗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