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提高服務供給能力 各地因地製宜補齊農村基本養老服務短板

發布時間:2023-05-22 10:56: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關(guan) 於(yu) 推進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意見》要求,設區、市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將養(yang) 老服務設施(含光榮院)建設納入相關(guan) 規劃。分級編製推動養(yang) 老服務設施發展的整體(ti) 方案,形成結構科學、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養(yang) 老服務設施網絡。

  

  截至2022年底,全國有各類養(yang) 老機構和設施38.1萬(wan) 個(ge) ,其中,養(yang) 老機構4萬(wan) 個(ge) ,社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4.1萬(wan) 個(ge) ,床位822.3萬(wan) 張。這些為(wei) 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基本養(yang) 老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意見》要求,要進一步提高基本養(yang) 老服務供給能力。

  

  《意見》要求,要發揮公辦養(yang) 老機構提供基本養(yang) 老服務的基礎作用,強化公辦養(yang) 老機構對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到2025年確保每個(ge) 縣(市、區、旗)至少有1所以失能特困人員專(zhuan) 業(ye) 照護為(wei) 主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yang) 服務機構。

  各地因地製宜補齊農(nong) 村基本養(yang) 老服務短板

  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是我國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的短板。近年來,各地通過加大養(yang) 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困難老人探訪關(guan) 愛等措施,不斷補齊這一短板。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農(nong) 村特困人員供養(yang) 服務設施1.7萬(wan) 個(ge) ,床位179.4萬(wan) 張,農(nong) 村互助養(yang) 老服務設施約13.8萬(wan) 個(ge) 。在山西省臨(lin) 汾市,通過選取老年人集中、交通便利的行政村建設農(nong) 村區域養(yang) 老服務中心,不僅(jin) 可以為(wei) 周邊農(nong) 村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高齡、失能、失智的老人還可以選擇入住機構,享受專(zhuan) 業(ye) 的照護服務。

  

  對於(yu) 居家養(yang) 老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吉林、青海、山西、山東(dong) 等地出台探訪關(guan) 愛服務的實施方案。在山東(dong) 省沂源縣,有2600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家養(yang) 老,政府購買(mai) 服務招募了730多名護理員,為(wei) 他們(men) 提供上門送餐、助潔、護理等9項專(zhuan) 業(ye) 服務。

  

  民政部要求,2023年年底前我國要基本建立起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guan) 愛服務機製,通過探訪充分了解特殊困難老年人養(yang) 老服務需求,根據需求協助對接服務資源,化解獨居、失能、重殘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居家養(yang) 老安全風險。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