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滿月” 交易天數增加提升市場吸引力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xi) 記者 毛藝融
5月24日,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you) 化正式實施滿一個(ge) 月。經中國證監會(hui) 、香港證監會(hui) 同意,4月24日起,開放因不滿足結算安排而關(guan) 閉的滬深港通交易日。實施後,港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為(wei) 4月27日、4月28日,滬深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為(wei) 5月25日。
“交易日曆優(you) 化增加了可交易天數,更加符合投資者習(xi) 慣,減少了流動性鎖定風險,保障了投資者交易連續性、便利性,更好地滿足境內(nei) 外投資者參與(yu) 內(nei) 地與(yu) 香港資本市場資產(chan) 配置的需求。”廣西大學副校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諸多互聯互通舉(ju) 措下,海外投資者可秉持價(jia) 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借助中國資本市場參與(yu) 中國企業(ye) 發展,共享中國發展紅利。
今年以來,滬深港通機製持續優(you) 化,滬深港通成交活躍,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加速。3月份,滬深港通標的雙向擴容,擴容標的成交不斷活躍;4月份,滬深港通交易日曆持續優(you) 化,投資者可交易天數增加;6月份“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將正式推出,預計增量資金將湧入A股、港股市場。
持續優(you) 化互聯互通機製,對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更好地滿足境內(nei) 外投資者參與(yu) 內(nei) 地與(yu) 香港資本市場權益資產(chan) 配置的需求有著重要意義(yi) 。
一方麵,將持續改善港股的流動性和成交活躍度。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周建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you) 化為(wei) 境內(nei) 外投資者在資金統籌安排、投資交易管理等方麵減少了障礙,提高了交易效率。交易日曆優(you) 化後,港股通交易在兩(liang) 地市場均為(wei) 交易日時得以全部開放,為(wei) 港股通投資者增加了交易機會(hui) 。
另一方麵,將更大程度吸引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chan) 的配置。雪牛資本合夥(huo) 人劉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cong) 交易層麵來看,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you) 化後,進一步減少由於(yu) 結算方式和假期安排不同造成海外投資者交易決(jue) 策的延遲,降低海外投資人對節假日持倉(cang) 風險的擔憂,提升海外投資者的體(ti) 驗感。
此外,ETF互聯互通機製亦平穩運行。根據港交所公布的數據,北向ETF通4月份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2.43億(yi) 元,較3月份增加29.5%;南向ETF通4月份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18.4億(yi) 港元,較3月份增加1%。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you) 化涉及麵廣,兩(liang) 地資本市場在機製設計、交易結算清算、底層係統對接等方麵做出安排,有助於(yu) 優(you) 化互聯互通機製,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
在田利輝看來,互聯互通多措並舉(ju) ,極大提升了海外投資者跨境投資我國資本市場的可行性、便捷性和規範性,進而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開放。
周建華表示,互聯互通機製還需要持續改進,逐步實現香港、上海、深圳三地市場交易機製趨同,譬如三地日間交易時間趨同,境內(nei) 市場推出盤後交易、T+0交易、擴大漲跌幅限製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