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日常瑣事 網上流行“100天記錄與改變”打卡
網上流行“100天記錄與(yu) 改變”打卡
用100天改變自己,那麽(me) ,100天後將會(hui) 遇見一個(ge) 全新的自己。而一年有三個(ge) 100天,是不是就能獲得三次改變自己的機會(hui) 呢?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試圖通過100天的訓練得到更加自律的自己,也有些網友單純是為(wei) 了“點亮心情”,在話題區堅持打卡,每天記錄一下自己的小心情,日複一日,回看也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在進行心態調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記錄日常瑣事和心得來“點亮心情”
記者看到,“點亮心情”的專(zhuan) 欄話題裏,大家的打卡內(nei) 容看似瑣碎絮叨,但都是很日常的小日子,心情有起有伏,但記錄幫助他們(men) 得到了紓解,甚至也讓他們(men) 有了梳理、思考和總結。
有網友在他某一天的記錄裏發了很多開心的表情圖,而不開心的僅(jin) 一個(ge) 。他說,收到了心儀(yi) 公司的offer,實習(xi) 離職時間也可以再商量,不過發現自己打卡寫(xie) 不出什麽(me) 更多內(nei) 容,有些鬱悶,但細想一下,還是快樂(le) 比不快樂(le) 要多。
而一位正處於(yu) 情緒低穀的網友打卡說,最近因為(wei) 工作壓力、分手壓力,以及年齡和婚姻焦慮,負能量很多。之前不跟父母打電話,不願意告訴他們(men) ,但是接到父母電話時還是發泄了出來,後續看書(shu) 的時候有了平和的心態。
記錄中也有網友根據別人的打卡內(nei) 容來調整自己的狀態,吸取別人很合理又積極的安排。比如沒有時間專(zhuan) 門去健身房,那就每天在單位主動爬樓梯15分鍾,飯後散步的時間延長,將步數增加到6000步,同時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可以降到每天4個(ge) 半小時了,這些都是很大的進步。他還在運動的時候聽一些廣播,並分享了記憶很深刻的一句是,“我決(jue) 定今天要快樂(le) ,就要讓自己快樂(le) 起來,那就不理睬讓我不開心的事,這是很好的正念暗示,決(jue) 定應用到每天的生活中去。”
還有網友用上了畫畫這些看似打發時間但又很治愈的興(xing) 趣愛好來點亮自己。一位網友發了一組白菜的靜物素描,他說,雖然“白菜”初稿上的菜梗畫得過長,但是不知不覺地一晚上的時間就過去了,一直在與(yu) 自己平靜地相處。
更多網友曬的是每一天的心得體(ti) 會(hui) ,比如“尊重所有人,但不可以取悅任何人”“不要勉強任何人,見好就收,是一種本事”“一直變化,才是一直都沒變過的事,所以,麵對變化不必大驚小怪”,等等。
打卡帶來的小變化是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方式
記者看到,不少網友想用100天得到一個(ge) 質的變化,設置了每天需要完成的事項,天天打卡,期待將這些事項變成習(xi) 慣,從(cong) 而在積累中讓自己得到更多提升和改變。
不少網友坦言,不自律的自己是很容易放棄的,所以強迫自己日日打卡,讓每一天都得到細微改變。
有位網友設置了“運動100天”打卡,無論運動的模式和時間,但每天都要運動到。他說,早起運動到第8天時,就覺察出了一些變化:首先不再熬夜了,入睡的時間在不斷提前;其次身心不再緊張,而是更加從(cong) 容了,之前每天早上像打仗一樣,睡不醒。另外,每天一早會(hui) 製定當天的“任務清單”,晚上會(hui) 去複盤一天,產(chan) 生的心得再記錄下來。
“這些小變化,讓我開始主動地選擇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方式,對每天哪個(ge) 時間要做什麽(me) 更加明確。”他在打卡感觸中提到了兩(liang) 本書(shu) 《自律100天》和《認知覺醒》,受到了它們(men) 的啟發,並用到了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感覺很棒。下一步,他希望能更深層次一些,在打卡中更多地認識自己,擺脫易感傷(shang) 和易焦慮,希望能盡快輕鬆一點做回自己。
記者注意到,不少在短期內(nei) 就能發現自己有改觀的網友,都製定了相對容易實現的打卡計劃,包括運動、閱讀和時間規劃等等。
有位網友分享道,做全職媽媽以來,時間仿佛混沌了,毫無時間概念,送完孩子上學,就陷入無所事事的狀態,整個(ge) 人很頹廢,也提不起精神。於(yu) 是她到社交平台上參與(yu) 打卡,製定了自己每天的時間安排表,送完孩子後,先去運動,跑步、瑜伽、普拉提都可以,然後沉浸式閱讀,下午做做家務,出門走走,曬曬太陽,每天打卡分享運動感受,堅持有效輸出。另外,每周一劃分好一周內(nei) 該做的事情,並且安排一天啥都不做,允許有留白。
“自律是可以通過刻意訓練去實現的”
記者發現,很多堅持打卡一個(ge) 月以上的網友,大多得出了一個(ge) 結論:一個(ge) 人的自律,是可以通過刻意訓練去實現的。
他們(men) 表示,以前也會(hui) 看書(shu) ,也會(hui) 運動,但沒做規劃,斷斷續續的,沒做思考和記錄,不成體(ti) 係,很容易就掉隊了。
綜合大家的打卡心得,記者發現,他們(men) 達成自律都是有方法的。比如,每天製定“日計劃”,也就是一大早就列出每日的行程清單,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決(jue) 策成本,把當天要做的事情用清單列出來,分清重要和非重要的,再一件一件去做,完成後就打個(ge) √。
如今占領大家時間最多的當屬手機,因此也有網友專(zhuan) 門針對手機做出了意誌力訓練,減少與(yu) 手機的接觸,並采取舉(ju) 措,比如主動限製自己的屏幕使用時間,把手機“趕”出臥室,有意識地反複自我提醒等等,比如,在寫(xie) 每日心得的時候,就把手機放到不易夠得著的地方,專(zhuan) 注思考並寫(xie) 完,然後再統一去回複微信信息。
即便製定了計劃,惰性依然容易占上風,不少網友也提到一些心理層麵上的建議,比如當你決(jue) 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在72小時內(nei) 完成它,否則很可能永遠都不會(hui) 做了。
綜合大家的打卡來看,100天也好,21天也好,養(yang) 成習(xi) 慣所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給自己設定稍微蹦一下就能實現的小目標,以及努力就能夠得到的階段性目標,就能吸引自己繼續下去,簡單易操作,才能長期堅持,不要妄想一步實現。人生這場馬拉鬆,比的是耐力,讓每一天都有切實的收獲,才能養(yang) 成自律積極的生活態度。(揚子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