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台灣“茶五代”青年大陸探索新茶道

發布時間:2023-07-05 09: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京7月3日電 題:台灣“茶五代”青年大陸探索新茶道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寶寶們(men) 好,我是張小鮮。今天我們(men) 一起品茗解讀的是‘東(dong) 方美人茶’……”直播間裏自號“張小鮮”的博主,是已傳(chuan) 承五代的台灣茶葉世家的後人張洪瑋。主持人、運動員等文體(ti) 名人輪流在他的“大叔茶館”直播間“雲(yun) 上”品茶、論茶。

  

  2023年6月,台灣茶葉世家的後人張洪瑋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攝

  張洪瑋出生在台灣茶葉之鄉(xiang) ——南投縣仁愛鄉(xiang) ,家裏五代人世代種茶、炒茶、售茶,有2000畝(mu) 的茶園。仁愛鄉(xiang) 每年舉(ju) 辦茶王大賽,拔得頭籌的茶農(nong) 會(hui) 獲得茶王牌匾。“因為(wei) 世代做茶,我家這樣的牌匾多到沒地方擺。”張洪瑋說。

  成年後,張洪瑋幫父親(qin) 打理客戶資源。不少前來采購茶葉的商家已在大陸創業(ye) ,攀談間,張洪瑋總是聽他們(men) 眉飛色舞地聊起大陸各行業(ye) 蘊含的機遇。“好茶葉不能困在島內(nei) 。”張洪瑋心生向往,想去大陸闖闖看。

  家族裏還沒有人到過大陸,張洪瑋成了全家“第一個(ge) 吃螃蟹”的人。第一站他到了廣東(dong) 芳村,這裏有大陸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去了以後我差點驚掉下巴,當時商圈裏集中了6000多家茶葉廠商,大部分茶葉的名字我都沒聽過,還遇到不少台灣鄉(xiang) 親(qin) 盛情邀請我去做買(mai) 賣。”那段時間,張洪瑋每天都嚐鮮喝到“水飽”。

  為(wei) 推廣茶葉生意,張洪瑋跑遍大陸,“作為(wei) 在台灣老家被烏(wu) 龍茶、普洱茶湯‘泡’大的青年,我在大陸喝到了第一口西湖龍井、第一口碧螺春、第一口猴魁、第一口雨花茶。”

  

  圖為(wei) 今年6月南京市中心繁華地段“我茶”體(ti) 驗館的內(nei) 景。 中新社記者 朱曉穎 攝

  2009年,帶著自己創立的“我茶”品牌,張洪瑋受邀參加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hui) 。開幕的第二天,張洪瑋展位上的茶葉就被搶購一空,“連空的茶葉罐都被買(mai) 走了。”驚訝於(yu) 這樣的市場體(ti) 量,2010年,張洪瑋在南京河西新城開出了大陸首家“我茶”實體(ti) 店,2014年又在南京市中心繁華地段開了“我茶”體(ti) 驗館。

  近年來,大陸互聯網發展迅猛,張洪瑋抓住風口,在電商平台開店、直播、引流,“如今線上銷售額超過了線下”。

  長江流域物產(chan) 豐(feng) 盛,江南人偏愛綠茶;雲(yun) 南人對普洱茶情有獨鍾;廣東(dong) 潮州人稱茶葉為(wei) “茶米”,好工夫茶。張洪瑋悟道:“千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不同茶文化的背後是中華茶道,融精神、禮儀(yi) 、沏泡等為(wei) 一體(ti) ,代表了地域特色和民俗,也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開辦“紅樓茶會(hui) ”文化沙龍,請讀者還原《紅樓夢》中的品茶場景;開辦“大閘蟹+茶葉”食客專(zhuan) 場,讓兩(liang) 岸茶葉在食客餐桌上“蟹”逅……這些年,張洪瑋不斷嚐試“茶+”的可能性。“人生在世幾萬(wan) 天,大陸的茶有幾萬(wan) 種,品嚐茶味、創新茶道,或許我這輩子都探索不完。這也是我畢生想要做的事。”(完)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