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神舟十六號乘組將擇機開展出艙活動 航天育種安排上了

發布時間:2023-07-20 10:4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自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順利進駐空間站組合體(ti) 以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50多天,為(wei) 期5個(ge) 月的太空科研之旅已完成三分之一,承擔的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任務紮實穩步推進,神舟十六號乘組將擇機執行出艙活動。

  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是由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zhuan) 家3種類型航天員構成的全新組合,是“國家太空實驗室”全麵建成後進駐的首個(ge) 乘組。

  入駐以來,麵對繁重的空間科學實(試)驗任務,乘組很快適應環境、進入狀態,先後開展生命生態、空間微重力物理等領域的一係列空間科學實(試)驗,參與(yu) 完成夢天實驗艙空間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裝置、空間站電推進係統氣瓶等出艙安裝工作,其中,艙外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在我國屬首次開展,利用該輻射裝置開展研究,將為(wei) 人體(ti) 生物體(ti) 輻射損傷(shang) 、遺傳(chuan) 變異、輻射防護藥品製備,以及輻射風險生物學評估提供有力支撐,對保證航天員在軌長期健康駐留、推進實施載人登月計劃等具有積極意義(yi) ,通過電推進係統氣瓶在軌安裝,首次采用“換氣”方式完成了電推進劑補充,將用於(yu) 空間站長期軌道維持,提高空間站運行的經濟性和效能。

  目前,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空間站組合體(ti) 運行穩定,具備開展出艙活動條件。

  航天育種 培育出穩產(chan) 豐(feng) 產(chan) 羊肚菌品種

  昨天(1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航天育種實驗項目清單。其實,自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曆次飛行任務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種搭載實驗項目。日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就從(cong) 神舟十二號搭載的羊肚菌菌種中,成功篩選並培育出了具有優(you) 良性狀的新品種。

  羊肚菌是一種味道鮮美、經濟價(jia) 值高的食用菌,主要在雲(yun) 、貴、川、陝等地種植,其生長對光照、空氣、濕度、土壤等要求較高,種植過程中也麵臨(lin) 菌種退化,出菇不穩定,產(chan) 量低等問題。隨著航天育種被廣泛應用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科研人員已將羊肚菌的菌種送上太空,並從(cong) 神舟十二號搭載的263份羊肚菌菌種中,成功選育了個(ge) 頭大、香味濃的優(you) 質品種。

  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趙琪:沒有上過天的羊肚菌,和上過神舟十二號搭載過回來之後種出來的,兩(liang) 個(ge) 比較起來就特別明顯。沒上過天的,有7厘米到8厘米 ;上過天的,已經超過了10到11厘米。之前的品種最高產(chan) 量一畝(mu) 隻能做到不到一噸,但是通過我們(men) 搭載這個(ge) 品種,新品種的話它產(chan) 的肉厚了,而且變大,單位麵積的重量增加,整體(ti) 栽培麵積的話,重量就增加了。到目前為(wei) 止,這個(ge) 新品種最高產(chan) 量已經達到了1.6噸每畝(mu) 的產(chan) 量 。

  航天育種也叫太空育種,是讓農(nong) 作物種子搭乘著返回式航天器,到太空“出趟差”,利用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環境作用,使這些種子裏的極少數產(chan) 生基因變異,再回到陸地上,經過科學家多代篩選培育,最終形成特性穩定的新品種。航天育種不僅(jin) 提高了畝(mu) 產(chan) ,還提升了羊肚菌的口感,據介紹,羊肚菌風味物質的基因表達變多,香味更加濃鬱,可以說,“上過天”的羊肚菌,更香了。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趙琪:在神舟十二號搭載的這263份的菌種中我們(men) 目前篩選出來有8份,準備以後推進到市場,讓種植戶獲得更多的收益,讓我們(men) 這個(ge) 珍稀的羊肚菌品種,走入千家萬(wan) 戶的餐桌。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