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騎行潮來了,自行車消費邁向中高端

發布時間:2023-08-17 14:2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行業(ye) 利潤同比增長20%以上——

  騎行潮來了,自行車消費邁向中高端

  挎上背包、踩下踏板、輕裝出行……在很多城市,騎自行車外出的人多起來。近期,多家機構發布的中高檔自行車銷量數據,更印證了這股“騎行潮”的火熱。

  中國自行車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自行車電動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ye) 營業(ye) 收入2100億(yi) 元,同比增長3%;實現利潤超100億(yi) 元,同比增長20%以上。其中,知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的母公司巨大集團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年收入增長12.5%,創下新高。

  從(cong) 具體(ti) 銷售情況看,京東(dong) 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1日至8月10日,喜德盛、崔克、閃電、迪卡儂(nong) 、JAVA成為(wei) 京東(dong) 平台上熱銷的自行車品牌。公路自行車表現最為(wei) 強勁。相較於(yu) 去年同期,1000元至2000元公路自行車成交額增長180%;2000元以上騎行服成交額增長11倍;5000元以上的公路自行車成交額增長530%。

  對於(yu) 消費者來說,騎自行車出行有啥魅力?特別是在共享單車隨處可見的情況下,為(wei) 何還紛紛選購一輛價(jia) 格不低的中高端自行車呢?

  有的注重通勤過程中騎行的輕便性。在上海一家食品企業(ye) 工作的朱伊凡為(wei) 了騎車上下班,前不久花2000元購買(mai) 了一款折疊自行車。她說,自己家與(yu) 公司之間相距10公裏,早高峰坐地鐵太擁擠、手機信號不穩定,每天打出租車不僅(jin) 成本高,而且容易因堵車造成上班遲到。相比之下,騎行輕便的自行車不僅(jin) 可以避開地鐵早高峰,也比較省體(ti) 力,放置收納不占地方。

  還有不少消費者選購中高端自行車是為(wei) 了鍛煉身體(ti) 。夏天玩皮劃艇,冬天去滑雪,春秋騎車出行……對70後“騎友”李智來說,騎車是一種鍛煉身體(ti) 的好方式。“騎行是全身運動,對膝蓋等容易受損傷(shang) 的部位比較友好,同時能鍛煉心肺功能,改善身體(ti) 機能。”李智說,正因為(wei) 騎車有健身的考慮,自己對自行車架有著比較高的要求。“騎自行車出行,上下坡道很考驗技術和體(ti) 力。因此,我買(mai) 車的要求是爬坡性能好、自行車車架質量輕、硬度也要強。雖然貴了點,但騎行更舒適。”

  有的希望減少維修。來自湖南長沙的胡沐泉每周都會(hui) 騎車上路。10多年來,他已經累計騎行超過10萬(wan) 公裏,高強度的自行車使用,讓他對自行車質量有著較高要求。“買(mai) 自行車不能圖便宜,找一輛質量上乘的反而省錢。”胡沐泉說,現在自行車維修點遠不如過去那麽(me) 密集,購買(mai) 優(you) 質自行車,一方麵可以體(ti) 驗到更好的性能,另一方麵也避免半路“拋錨”或後期維修耽誤時間。

  與(yu) 此同時,也有很多人將騎行作為(wei) 一種社交新方式。北京行者悅騎單車俱樂(le) 部的主理人曹宇對筆者說,俱樂(le) 部目前活躍會(hui) 員有三四百人,每月營收規模也有幾十萬(wan) 元。在北京,這樣兼具社團和零售性質的騎行俱樂(le) 部還有近10家。“很多70後、80後也成為(wei) 騎行運動的愛好者。他們(men) 結伴成群,或是到郊區探索自然,或是在內(nei) 環深夜刷圈,一起感受著城市的溫度,也成為(wei) 城市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曹宇說。

  自行車消費邁向中高端,還源於(yu) 高品質自行車供給的不斷提升。這主要體(ti) 現在材料、工藝、質量和售後方麵。喜德盛自行車北京通州店負責人許強說,目前中高檔公路車型大多以碟刹取代了圈刹,手感更好、製動力更優(you) ;車體(ti) 采用內(nei) 走線結構,外表更加美觀大方;車架使用碳纖維材料,能同時實現剛性強和輕量化,節省多餘(yu) 的耗能;售後保養(yang) 維修的專(zhuan) 業(ye) 體(ti) 係和技術能力也更強。“目前,我們(men) 門店相關(guan) 產(chan) 品備貨量已達到去年同期的3倍。”許強說。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忠認為(wei) ,中高端自行車能夠滿足各種出行活動和鍛煉需求,給自行車產(chan) 業(ye) 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與(yu)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騎行潮相比,自行車的代步功能和時尚性並沒有變化。但如今,騎行的健身和運動屬性更加凸顯,綠色出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這些反映出中國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和人們(men) 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張文忠說。 (王俊嶺 於(yu) 月新)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