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樹”說生態|精準保護珍稀植物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發布時間:2023-08-28 14:3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成都8月28日消息(記者 蘇莉)在海拔2480米的龍泉土家族鄉(xiang) 黃連村轎頂包,林木蔥鬱、植被茂盛。來自成都工業(ye) 學院的誌願者們(men) 正忙著給該區域的20餘(yu) 種稀有草本、樹木懸掛標識標牌。

  成都工業(ye) 學院(宜賓校區)教師代兆鳳告訴記者:“我們(men) 與(yu) 龍泉土家族鄉(xiang) 建立了長期的校地合作關(guan) 係,通過暑期社會(hui) 實踐對轄區珍稀植物進行消息收集,分類標識,實現精準保護生態,從(cong) 而引導學生,當地村民、遊客,樹立生態保護意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龍泉土家族鄉(xiang) 是四川百裏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8%,擁有崖柏、三尖衫等高等植物1301種,當地嚴(yan) 格落實照鄉(xiang) 、村林長製度,並與(yu) 高校合作開展珍稀植物資源調查,全力保障轄區生物多樣性。

  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xiang) 副鄉(xiang) 長符柏平告訴記者:我們(men) 建立珍稀植物數據庫,搭建了校地合作平台,組建了巡山護林隊,做到宣傳(chuan) 、教育、巡護全覆蓋。現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知道哪些是珍稀樹木,也自發的組織起來進行保護。

  做好稀有植物的分類識別是擴容生態數據庫的抓手,強化古樹名木養(yang) 護則是保障珍貴樹木延年益壽的重要舉(ju) 措。在宣漢縣下八鎮中心校,兩(liang) 棵百年黃葛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宣漢縣林業(ye) 發展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仔細查看生長情況,並現場測量胸徑,注射營養(yang) 液。

  宣漢縣林業(ye) 發展保護中心高級工程師萬(wan) 國禮深有感觸:“我們(men) 對古樹名木每個(ge) 月都進行巡護,查看它的生長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防病、複壯、治蟲等措施,基本上風雨無阻。樹木就是生態的指示劑,樹木好了,生態自然會(hui) 好。”

  宣漢屬中亞(ya) 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幅員4271 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62.15%,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guan) 鍵區域,是四川盆地北部山區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宣漢依托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建立信息數據庫,劃定保護區,加強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繁育、保護、野外回歸。加大古樹名木分類施策,精準保護,嚴(yan) 格落實森林防滅火製度,嚴(yan) 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wei)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目前,全縣境內(nei) 野生植物達3000餘(yu) 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達10餘(yu) 種,古樹名木374株,已建成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ge) ,國家森林公園1個(ge) ,省級森林公園1個(ge) ,宣漢已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候選名單。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