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地獲評國家級製種大縣 數量居全國第一
央廣網成都8月29日消息(記者 蘇莉)8月28日,四川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在成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就2023年四川省種業(ye) 振興(xing) 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四川省先後印發了《四川省農(nong) 業(ye) 種質資源保護與(yu) 利用中長期規劃(2021—2035)》《四川省“十四五”現代種業(ye) 發展規劃》《四川省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實施方案》及10個(ge) 配套推進方案,構築了推進四川省種業(ye) 振興(xing) 的“四梁八柱”。
去年4月,四川省委、省政府高規格召開了全省種業(ye) 振興(xing) 大會(hui) ,明確了四川省種業(ye) 振興(xing) 的總體(ti) 思路和重點任務。將種業(ye) 振興(xing) 工作納入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績考核,壓實各級責任。累計爭(zheng) 取中央財政資金10億(yi) 元,四川省級財政投入23.7億(yi) 元,用於(yu) 保障四川省種業(ye) 發展。
目前,四川省完成了162個(ge) 農(nong) 業(ye) 縣普查和48個(ge) 重點縣係統調查,新收集和征集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9880份,甲著小麥、涼山黑綿羊等9個(ge) 種質資源先後入選全國十大優(you) 異種質資源,涼山黑綿羊等8個(ge) 新資源通過國家鑒定,普查和係統調查縣數量、新收集和征集資源數量、入選優(you) 質資源數量和畜禽新資源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此外,該省投資9223萬(wan) 元建成了全國首個(ge) 省級綜合性種質資源中心庫,可貯存涵蓋農(nong) 林牧漁草的遺傳(chuan) 資源183.4萬(wan) 份。布局建設了41個(ge) 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圃、44個(ge) 國省兩(liang) 級畜禽保種場(區),初步構建了“一庫多圃(場、區)”的種質資源保護體(ti) 係。鑒定篩選出一批優(you) 異種質資源,支持建設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示範基地21個(ge) ,發展了“傈僳族鄉(xiang) ”梯田紅米、得榮樹椒等20餘(yu) 個(ge) 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
加快建設“西南作物基因資源挖掘與(yu) 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天府種業(ye) 創新重點實驗室,天府萬(wan) 安實驗室正在積極籌建。加快推進邛崍糧油、三台生豬、彭州蔬菜三大種業(ye) 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啟動育種聯合攻關(guan) ,今年培育育繁推創新聯合體(ti) 12個(ge) 。
首次審定鎘低積累水稻品種3個(ge) 、間套作大豆品種2個(ge) 、釀酒專(zhuan) 用品種10個(ge) 、機收專(zhuan) 用玉米品種和麥油後直播稻品種各1個(ge) 。3個(ge) 畜禽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占2023年全國新審定總數的50%。“川飼1號”填補了四川省人工飼料專(zhuan) 用蠶品種空白。
香型優(you) 質超級稻“宜香優(you) 2115”連續4年位居長江上遊推廣麵積第一,累計推廣麵積近3000萬(wan) 畝(mu) 。8個(ge) 主要農(nong) 作物品種入選2023年國家農(nong) 作物優(you) 良品種推廣目錄。
四川省10個(ge) 縣(市、區)獲評新一輪國家級製種大縣,數量居全國第一。去年,四川全省“三雜”製種麵積達到30萬(wan) 畝(mu) 以上,其中雜交水稻製種麵積達20萬(wan) 畝(mu) ,今年製種麵積仍將進一步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