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科團丨PPT發明者去世!為啥PPT成為職場打工人必備?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鶴佳 楊揚)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當地時間9月1日,PowerPoint的發明者丹尼斯·奧斯汀在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州洛斯阿爾托斯的家中去世。
PowerPoint有一個(ge) 家喻戶曉的縮寫(xie) 詞:PPT。無論是學校課堂授課,還是企業(ye) 新品發布,隨處可見PPT的蹤影。作為(wei) 微軟辦公工具套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用戶現在每天使用PowerPoint創建超過3000萬(wan) 份演示文稿。
PPT是如何產(chan) 生和發展起來的?如何評價(jia) 一份PPT做得好與(yu) 不好?為(wei) 什麽(me) 用Word沒法替代PPT?
人人都能製作幻燈片
數碼評論員黃浩介紹,PowerPoint這一產(chan) 品最早並不出現在Windows係統中,而是在蘋果的Mac係統中出現。1987年,微軟公司以1400萬(wan) 美元收購了PowerPoint,盡管當時還存在著究竟圖形化界麵還是字符化界麵是未來發展趨勢的爭(zheng) 議,但事實證明微軟的這筆收購是非常成功的商業(ye) 舉(ju) 動,為(wei) 後來圖文處理和表格領域商業(ye) 空間的獲得提供了機遇,以至於(yu) 無論是微軟的Office,還是國內(nei) 的WPS或蘋果的套件,都是雷打不動的辦公三件套。毫無疑問,蘋果的Keynote、WPS的演示文稿,其用法和操作邏輯都來源於(yu) 當年PowerPoint對整個(ge) 行業(ye) 用戶習(xi) 慣帶來的延展。
在PowerPoint剛出現時,製作幻燈片是一項勞動密集型任務,需要手工繪製膠片插在幻燈機上,絕大部分時間不是花在創意上,而是如何實現。但到了PPT年代,各種方便的一鍵化操作讓實現的過程變得簡單,大部分時間留給了創意。因此勞動幅度變少,但思考PPT怎麽(me) 做的過程大大增加。
如今,隻需要有投影儀(yi) 或者大屏電視機,連上電腦就能很方便地使用PPT做演示,形式也不僅(jin) 局限於(yu) 圖文,還能插入視頻等其他附注,幫助演講者更好地了解和闡述所表達的內(nei) 容。對於(yu) 受眾(zhong) 而言,尤其是在教育市場中,由於(yu) 信息被拆解成聲音圖像和文字等各種形式,這種聲情並茂的內(nei) 容也更容易被認知與(yu) 接受。
什麽(me) 樣的PPT才算“好”?
黃浩認為(wei) ,PPT做得好與(yu) 不好,一個(ge) 較好的評價(jia) 標準是能夠配合演講者表述得清楚明白,既傳(chuan) 遞了信息量,又表述了重點。
人獲取信息需要通過文字圖像聲音等各種方式互相配合,一天中接觸的信息量太多,會(hui) 產(chan) 生信息爆炸的感覺,因此如何平衡PPT中的信息量,以及如何在信息量中突出表達的重點,這件事比動手做PPT本身更加重要。
PPT還需要照顧顯示設備,大部分的電腦或電視屏幕是16:9,商業(ye) 大屏是21:9,不同的寬高比,決(jue) 定了屏幕上填充的視覺元素有所不同。使用PPT模板能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審美的問題,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非常考驗製作者對於(yu) PPT用途和場合的理解,比如在商業(ye) 提案中選用蘭(lan) 花草風格的模板顯然就不匹配。
有些大公司產(chan) 品發布會(hui) 的PPT需要長時間打磨,設計費用也很高,這是因為(wei) PPT中的設計元素都要精細化處置,還要平衡好每一頁的信息量與(yu) 受眾(zhong) 接受信息的時間,素材、文稿都要不斷地與(yu) 演講者去配合,是個(ge) 龐大的係統工程。未來有了AI技術的加持,或許能夠提高做PPT的基本水準,但如果要追求更好的效果,可能還是PPT高手會(hui) 更勝一籌。
用Word還是PPT?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為(wei) 辦公軟件的Word同樣有著強大的功能,喬(qiao) 布斯甚至說過:“知道自己在說什麽(me) 的人根本不需要PowerPoint。”為(wei) 什麽(me) Word沒能取代PPT?黃浩表示,顯示設備與(yu) 使用場景的不同,決(jue) 定了對於(yu) Word文檔和PowerPoint幻燈片會(hui) 采取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Word本身並不是用於(yu) 屏幕展示的軟件,其編排格式都以印刷為(wei) 核心;而PPT則是放在屏幕上,通常不直接作為(wei) 打印內(nei) 容。正因此,Word會(hui) 有頁邊距方便打印裝訂,字體(ti) 方麵也多為(wei) 宋體(ti) ,而PPT的字體(ti) 多為(wei) 微軟雅黑等。
當然,很多時候Word要比PPT更高效地傳(chuan) 達信息,在職場中也不必拘泥於(yu) 一定要使用PPT完成某項工作,適合的形式才是最好的。如果過度追求形式感,到最後可能泛化演變為(wei) 形式主義(yi) ,反而帶來額外的時間和效率上的浪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