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國秋糧收獲過半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農(nong) 情調度顯示,眼下全國秋糧收獲過半,主產(chan) 區已進入收獲高峰。
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五九七農(nong) 場,大型收獲機械正在進行聯合收割作業(ye) 。今年,農(nong) 場在更換先進機型的基礎上,根據早、中、晚空氣濕度和秸稈含水量的不同,每天三次調整農(nong) 機作業(ye) 部件的運轉參數,確保脫穀率更高,進一步減少機收損失。
江西省1400多萬(wan) 畝(mu) 中稻收獲已近8成,1860萬(wan) 畝(mu) 晚稻中的早熟品種已經開鐮。各地共投入收割機、烘幹機11.16萬(wan) 台套,及時收獲中晚稻。
山東(dong) 省6600多萬(wan) 畝(mu) 秋糧目前已收獲過半,在玉米種植大縣陽信縣,當地借助肉牛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推行“種養(yang) 結合”。把玉米秸稈轉化成青貯飼料後,運往當地136家規模化肉牛養(yang) 殖廠銷售,實現養(yang) 殖戶降本和種植戶增效的雙贏。
用好鹽堿地等後備耕地資源,事關(guan) 國家糧食安全。在江蘇省射陽縣的沿海灘塗,退漁複墾後首次種植的4600畝(mu) 水稻喜獲豐(feng) 收。據測算,最高畝(mu) 產(chan) 可達600公斤。
眼下,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烏(wu) 審旗的油莎豆也迎來豐(feng) 收。油莎豆屬於(yu) 雜糧雜豆,適合在沙漠地區生長。今年烏(wu) 審旗通過土地流轉,引進龍頭企業(ye) ,建成了規模化油莎豆種植基地。根據收獲情況看,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550公斤,在增加農(nong) 民種植收益的同時,也提升了當地沙化土壤的肥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