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支持企業投保專利、保費補貼超千萬元,北京加強知識產權全麵保護

發布時間:2023-10-11 09:07:00來源: 新京報

  10月10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知識產(chan) 權局、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聯合召開以“推動公平競爭(zheng) 製度不斷完善,大力培育和弘揚公平競爭(zheng) 文化”為(wei) 主題的新聞發布會(hui) 。新京報記者從(cong) 會(hui) 上了解到,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局會(hui) 同市金融監管局為(wei) 北京市“單項冠軍(jun) ”和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ye) 提供知識產(chan) 權保障,支持158家企業(ye) 投保1452件專(zhuan) 利,保費補貼1500萬(wan) 元;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chan) 權海外保險試點,提供風險保障4200萬(wan) 元。

  據介紹,近年來,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綜合實力持續領跑全國。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218.3件,穩居全國第一;連續三年獲評全國營商“知識產(chan) 權標杆城市”;連續兩(liang) 年獲評全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考核優(you) 秀;“知識產(chan) 權糾紛多元調解機製”入選“兩(liang) 區”建設最佳實踐案例;“先行裁駁、另行請求”專(zhuan) 利侵權審理模式、保險試點“中關(guan) 村方案”、海外維權“北京經驗”等一係列先行先試改革得到中央有關(guan) 部門認可,形成典型案例並向全國推廣。

  高標準建設北京、中關(guan) 村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

  北京市支持知識產(chan) 權示範、優(you) 勢企業(ye) 發展,推進中小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集聚區建設。高標準建設北京、中關(guan) 村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北京保護中心專(zhuan) 利預審接收量、合格量和授權量均居全國首位,平均授權周期72天,遠低於(yu) 全國16.3個(ge) 月的平均審查周期;拓展預審服務領域,在全國首批試點批量預審模式;在亦莊、大興(xing) 、懷柔、順義(yi) 建立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分中心,向自貿區、“三城一區”等延伸工作觸手,提高服務質效。

  同時大力培育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開展對5G、人工智能等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技術發展現狀的研究。海澱區啟動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工程,舉(ju) 辦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大賽。支持企業(ye) 海外知識產(chan) 權布局,重點支持創新主體(ti) 向海外輸出高質量創新專(zhuan) 利成果。

  投入近8000萬(wan) 元支持中小微企業(ye) 購買(mai) 並實施專(zhuan) 利技術

  支持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中心建設,在自貿區開設專(zhuan) 利和商標質押登記窗口。實施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政策,首創質押融資企業(ye) “白名單”雙向推送機製,入選國家知識產(chan) 權強國示範典型案例。搭建融資新渠道,北京市首單專(zhuan) 利許可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項目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獲批,融資規模10億(yi) 元。

  在全國率先實施國家專(zhuan) 利轉化專(zhuan) 項計劃,投入近8000萬(wan) 元支持中小微企業(ye) 購買(mai) 並實施專(zhuan) 利技術,切實解決(jue) 企業(ye) 困難。啟動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試點,累計發布項目近3000項,發布數量居全國首位。開展光伏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建設,成立我國首個(ge) “量子計算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聯盟”。完善跨區域知識產(chan) 權交易信息聯合發布機製,發布項目1000餘(yu) 項;支持區域知識產(chan) 權服務平台建設,按照“互聯網+大數據+知識產(chan) 權服務”的新模式打造知識產(chan) 權創新服務雲(yun) 平台。

  完成涉及近2萬(wan) 件非正常專(zhuan) 利申請的整改及撤回工作

  推動新領域、新業(ye) 態知識產(chan) 權保護,開展數據知識產(chan) 權保護試點,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局會(hui) 同市商務局聯合印發《北京市數據知識產(chan) 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6月19日開通線上登記係統以來,累計接收23家單位的51項數據知識產(chan) 權登記申請。

  高標準建設專(zhuan) 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jue) 示範區,積極探索專(zhuan) 利裁決(jue) 權下放。從(cong) 嚴(yan) 從(cong) 重從(cong) 快打擊違法行為(wei) ,嚴(yan) 肅查處惡意搶注“全紅嬋”“清澈的愛”等商標的違法行為(wei) 。持續深化知識產(chan) 權代理行業(ye) “藍天”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完成涉及近2萬(wan) 件非正常專(zhuan) 利申請的整改及撤回工作。進駐服貿會(hui) 、科博會(hui) 等,建設展會(hui) 知識產(chan) 權保護辦公室,實現“零投訴”“零侵權”。

  同時,會(hui) 同市金融監管局為(wei) 北京市“單項冠軍(jun) ”和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ye) 提供知識產(chan) 權保障,支持158家企業(ye) 投保1452件專(zhuan) 利,保費補貼1500萬(wan) 元;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chan) 權海外保險試點,提供風險保障4200萬(wan) 元。

  建設全國首家海外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信息庫

  北京市完善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機製,出台《北京市創新主體(ti) 海外知識產(chan) 權保護能力提升計劃(2023-2025年)》,建設全國首家海外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信息庫,在中日、中德產(chan) 業(ye) 園等國際化園區設立13個(ge) 海外維權服務聯絡站。

  強化與(yu)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WIPO)合作,加快WIPO GREEN城市加速項目北京試點工作,推進技術與(yu) 創新支持中心(TISC)建設,北京市3家TISC案例入選全國知識產(chan) 權信息服務優(you) 秀案例。組織國際知識產(chan) 權仲裁調解業(ye) 務發展研討會(hui) ,持續推進建設知識產(chan) 權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和“一帶一路”首都知識產(chan) 權發展聯盟建設。通過《北京日報》、《中國知識產(chan) 權報》、新媒體(ti) 賬號等宣傳(chuan) 知識產(chan) 權發展成效。

  此外,召開2023年京津冀知識產(chan) 權協同發展合作大會(hui) ,簽署《京津冀深入推進知識產(chan) 權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京津冀行政執法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三地聯合開展“打假保名優(you) ”“亮劍”等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加強源頭治理和跨區域治理。服務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京津冀(雄安)知識產(chan) 權保護分中心在4·26世界知識產(chan) 權日期間揭牌成立。開展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聯盟發展工作,依托北京工業(ye) 大學和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建立京津冀科研院所知識產(chan) 權聯盟和京津冀高校知識產(chan) 權運用聯盟。

  10月10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知識產(chan) 權局、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聯合召開以“推動公平競爭(zheng) 製度不斷完善,大力培育和弘揚公平競爭(zheng) 文化”為(wei) 主題的新聞發布會(hui) 。新京報記者從(cong) 會(hui) 上了解到,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局會(hui) 同市金融監管局為(wei) 北京市“單項冠軍(jun) ”和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ye) 提供知識產(chan) 權保障,支持158家企業(ye) 投保1452件專(zhuan) 利,保費補貼1500萬(wan) 元;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chan) 權海外保險試點,提供風險保障4200萬(wan) 元。

  據介紹,近年來,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綜合實力持續領跑全國。每萬(wan) 人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218.3件,穩居全國第一;連續三年獲評全國營商“知識產(chan) 權標杆城市”;連續兩(liang) 年獲評全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考核優(you) 秀;“知識產(chan) 權糾紛多元調解機製”入選“兩(liang) 區”建設最佳實踐案例;“先行裁駁、另行請求”專(zhuan) 利侵權審理模式、保險試點“中關(guan) 村方案”、海外維權“北京經驗”等一係列先行先試改革得到中央有關(guan) 部門認可,形成典型案例並向全國推廣。

  高標準建設北京、中關(guan) 村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

  北京市支持知識產(chan) 權示範、優(you) 勢企業(ye) 發展,推進中小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集聚區建設。高標準建設北京、中關(guan) 村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北京保護中心專(zhuan) 利預審接收量、合格量和授權量均居全國首位,平均授權周期72天,遠低於(yu) 全國16.3個(ge) 月的平均審查周期;拓展預審服務領域,在全國首批試點批量預審模式;在亦莊、大興(xing) 、懷柔、順義(yi) 建立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分中心,向自貿區、“三城一區”等延伸工作觸手,提高服務質效。

  同時大力培育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開展對5G、人工智能等重點產(chan) 業(ye) 領域技術發展現狀的研究。海澱區啟動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工程,舉(ju) 辦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大賽。支持企業(ye) 海外知識產(chan) 權布局,重點支持創新主體(ti) 向海外輸出高質量創新專(zhuan) 利成果。

  投入近8000萬(wan) 元支持中小微企業(ye) 購買(mai) 並實施專(zhuan) 利技術

  支持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中心建設,在自貿區開設專(zhuan) 利和商標質押登記窗口。實施質押融資入園惠企政策,首創質押融資企業(ye) “白名單”雙向推送機製,入選國家知識產(chan) 權強國示範典型案例。搭建融資新渠道,北京市首單專(zhuan) 利許可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項目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獲批,融資規模10億(yi) 元。

  在全國率先實施國家專(zhuan) 利轉化專(zhuan) 項計劃,投入近8000萬(wan) 元支持中小微企業(ye) 購買(mai) 並實施專(zhuan) 利技術,切實解決(jue) 企業(ye) 困難。啟動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試點,累計發布項目近3000項,發布數量居全國首位。開展光伏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建設,成立我國首個(ge) “量子計算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聯盟”。完善跨區域知識產(chan) 權交易信息聯合發布機製,發布項目1000餘(yu) 項;支持區域知識產(chan) 權服務平台建設,按照“互聯網+大數據+知識產(chan) 權服務”的新模式打造知識產(chan) 權創新服務雲(yun) 平台。

  完成涉及近2萬(wan) 件非正常專(zhuan) 利申請的整改及撤回工作

  推動新領域、新業(ye) 態知識產(chan) 權保護,開展數據知識產(chan) 權保護試點,北京市知識產(chan) 權局會(hui) 同市商務局聯合印發《北京市數據知識產(chan) 權登記管理辦法(試行)》,6月19日開通線上登記係統以來,累計接收23家單位的51項數據知識產(chan) 權登記申請。

  高標準建設專(zhuan) 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jue) 示範區,積極探索專(zhuan) 利裁決(jue) 權下放。從(cong) 嚴(yan) 從(cong) 重從(cong) 快打擊違法行為(wei) ,嚴(yan) 肅查處惡意搶注“全紅嬋”“清澈的愛”等商標的違法行為(wei) 。持續深化知識產(chan) 權代理行業(ye) “藍天”專(zhuan) 項整治行動,完成涉及近2萬(wan) 件非正常專(zhuan) 利申請的整改及撤回工作。進駐服貿會(hui) 、科博會(hui) 等,建設展會(hui) 知識產(chan) 權保護辦公室,實現“零投訴”“零侵權”。

  同時,會(hui) 同市金融監管局為(wei) 北京市“單項冠軍(jun) ”和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ye) 提供知識產(chan) 權保障,支持158家企業(ye) 投保1452件專(zhuan) 利,保費補貼1500萬(wan) 元;在全國率先開展知識產(chan) 權海外保險試點,提供風險保障4200萬(wan) 元。

  建設全國首家海外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信息庫

  北京市完善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機製,出台《北京市創新主體(ti) 海外知識產(chan) 權保護能力提升計劃(2023-2025年)》,建設全國首家海外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信息庫,在中日、中德產(chan) 業(ye) 園等國際化園區設立13個(ge) 海外維權服務聯絡站。

  強化與(yu)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WIPO)合作,加快WIPO GREEN城市加速項目北京試點工作,推進技術與(yu) 創新支持中心(TISC)建設,北京市3家TISC案例入選全國知識產(chan) 權信息服務優(you) 秀案例。組織國際知識產(chan) 權仲裁調解業(ye) 務發展研討會(hui) ,持續推進建設知識產(chan) 權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和“一帶一路”首都知識產(chan) 權發展聯盟建設。通過《北京日報》、《中國知識產(chan) 權報》、新媒體(ti) 賬號等宣傳(chuan) 知識產(chan) 權發展成效。

  此外,召開2023年京津冀知識產(chan) 權協同發展合作大會(hui) ,簽署《京津冀深入推進知識產(chan) 權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京津冀行政執法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三地聯合開展“打假保名優(you) ”“亮劍”等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加強源頭治理和跨區域治理。服務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京津冀(雄安)知識產(chan) 權保護分中心在4·26世界知識產(chan) 權日期間揭牌成立。開展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聯盟發展工作,依托北京工業(ye) 大學和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建立京津冀科研院所知識產(chan) 權聯盟和京津冀高校知識產(chan) 權運用聯盟。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