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更多長期資金積極入市
不足半月,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再度入市,開啟新一輪增持。10月23日,匯金公司公告稱,當日買(mai) 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並將在未來繼續增持。而就在10月11日,匯金公司對四大銀行集體(ti) 增持,合計投入近5億(yi) 元。接連真金白銀的買(mai) 入,折射出匯金公司對A股市場的認可,穩預期、強信心意味十足。
近期受多重因素影響,A股震蕩加劇,投資者信心不足。麵對低迷的市場表現,監管部門多措並舉(ju) ,降低印花稅、階段性收緊IPO節奏、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為(wei) 等,著力緩解市場資金麵困境,引導市場預期。被視為(wei) 金融“國家隊”的匯金公司此時連續出手,並明確表示未來將繼續增持,給市場帶來持續護盤的確定信號,體(ti) 現了管理層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決(jue) 心。
匯金再度入場,帶動作用值得期待。ETF跟蹤市場指數,代表市場整體(ti) ,相較於(yu) 增持大型銀行股,直接增持ETF相當於(yu) 買(mai) 入一籃子股票,對整個(ge) 大盤指數的支撐作用更為(wei) 直接,有助於(yu) 改善更多股票流動性狀況,提振市場整體(ti) 情緒,從(cong) 而帶動增量資金入場。回顧匯金公司的曆史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自2008年以來,匯金公司數次入場購買(mai) 股票,在市場大幅波動之際,投下一顆“定心丸”,引領市場走出低迷行情。
匯金公司主動“站出來”,對於(yu) 修複市場短期情緒無疑有積極作用,但正所謂“一人拾柴火不旺,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要更好地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還需要更多上市公司大股東(dong) 做多力量的托舉(ju) ,需要保險資金、養(yang) 老金、企業(ye) 年金等更多長期資金積極入市。讓人喜聞樂(le) 見的是,利好因素正在匯聚,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大股東(dong) 開始行動。繼10月16日10家上市央企集體(ti) 出手後,10月19日晚,又有7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dong) 宣布回購或增持計劃,傳(chuan) 達出與(yu) 投資者休戚與(yu) 共的態度。相信在多方資金的合力下,穩市場、穩預期效應會(hui) 逐步顯現出來。
還要看到,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存在投融資失衡、上市公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挑戰,這也是導致A股此次非理性下跌的原因之一。促使A股盡快回歸理性軌道、回歸經濟基本麵,已成為(wei) 目前市場的迫切訴求。對此,在鼓勵長期資金入市外,相關(guan) 部門既要立足當下,加快投資端改革,增強市場投資功能,重拳打擊財務造假、違規減持等各類亂(luan) 象,著力穩定預期;又需著眼長遠,堅持改革開路,統籌發展股票、債(zhai) 券、期貨市場,完善資本市場基礎製度,打造公開公平公正、信號反應準確靈敏的市場,營造長期投資良好環境。
爬坡過坎,關(guan) 鍵是信心。對於(yu) 投資者而言,眼下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而非釋放恐慌。要撥開迷霧,看清短期的“形”和長期的“勢”,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總體(ti) 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清醒認識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的既定方向沒有改變,在理性和堅持中穿越波動、覓得機遇,共同守護資本市場長遠健康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華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