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一張“臉”隻賣幾十塊 男子製作“3D”動圖繞過遊戲人臉識別牟利獲刑

發布時間:2023-11-22 08:4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周益帆)近日,多地檢察機關(guan) 發布了製作“3D”動圖繞過遊戲人臉識別的典型案例。與(yu) 以往侵害公民個(ge) 人信息的案件有所不同,涉案人員除了買(mai) 賣身份證、手機號等信息外,還大量購買(mai) 多角度的人臉靜態圖片,再通過技術手段製作成動圖,協助賬號買(mai) 家破解一些遊戲的“人臉識別認證係統”。

  一般來說,遊戲的人臉識別機製在係統判斷用戶可能是未成年人等特殊場景時才會(hui) 觸發,而上述案件中,很多已通過人臉識別的賬號,正是銷售給了未成年人。如何進一步築牢個(ge) 人信息安全“防護牆”?針對未成年人網絡遊戲防沉迷的措施怎樣更好地落實?

  

  網絡遊戲賬號的交易,主要有兩(liang) 類情況,一類是成年玩家為(wei) 獲取高階賬號或特定的遊戲皮膚、道具等,付費後轉讓;另一類則是不被允許的針對未成年買(mai) 家的賬號交易。

  一些遊戲設置中,如果用戶使用不同手機登錄或登錄時間異常,就可能觸發人臉識別,由此,一些買(mai) 賣遊戲賬號的不法分子就瞄準了這些場景,通過幫用戶繞過遊戲的人臉識別係統非法獲利。近日,江蘇南京、四川瀘州等地檢察機關(guan) 披露的幾起案件中,均涉及相關(guan) 內(nei) 容。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員額檢察官宋潔介紹,該院辦理的這起案件中,涉案人員楊某某是一個(ge) 遊戲迷,在打遊戲的過程中,他發現,人們(men) 對遊戲賬號的需求越來越大,便開始買(mai) 賣個(ge) 人信息及遊戲賬號。

  宋潔介紹:“他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個(ge) 人信息,以此來注冊(ce) 多個(ge) 遊戲賬號以供出租。在微信群裏,楊某某認識了專(zhuan) 門售賣個(ge) 人信息的阿航,他售賣的個(ge) 人信息包含姓名、頭像、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戶籍地址等,其中頭像加姓名加身份信息的套餐價(jia) 35元左右,頭像加姓名的套餐價(jia) 22元左右。”

  經公安機關(guan) 查證,楊某某和阿航前後共交易29次,交易了19000多條個(ge) 人信息。2022年6月,這起新類型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案件被移送至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宋潔表示,這個(ge) 案件相比於(yu) 以往的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無論在認定犯罪事實,還是最後的定罪量刑方麵都有所區別。因為(wei) 楊某某最想獲取的是頭像加姓名加身份信息的組合信息,最主要的目的是頭像,隻有這樣,才能將靜態的照片製作成相對應的3D人臉動圖,以完成遊戲人臉識別認證環節,最後實現出租牟利,這些靜態的公民個(ge) 人信息在他的手中實現了利益的最大化。

  

  涉案人員楊某某自願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shu) (央廣網發 江蘇南京六合區人民檢察院供圖)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涉案人員楊某某對購買(mai) 了19000多條個(ge) 人信息的事實供認不諱,但他同時提出,自己實際隻篩選出幾百條信息用作遊戲賬號驗證,希望能從(cong) 輕處罰。對此,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一級員額法官韓彬進行了解讀,“人臉的信息具有極高的可識別性,能夠與(yu) 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身份,屬於(yu) 刑法保護的公民個(ge) 人信息。按照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的規定,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guan) 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ge) 人信息,情節嚴(yan) 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本案裏麵因為(wei) 被告人(還)涉及購買(mai) 信息,就屬於(yu)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三款裏麵規定的,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本案涉及的(公民個(ge) 人信息)是19000多條,我們(men) 按照公訴機關(guan) 建議的量刑,判處拘役三個(ge) 月,罰金人民幣3000元,適用緩刑的量刑。”

  除涉及人臉圖片這類敏感公民個(ge) 人信息買(mai) 賣以外,此類案件引發關(guan) 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這些案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龍馬潭區人民檢察院檢察辦理的3D動圖繞過人臉識別案件中,檢察官到企業(ye) 走訪了解經營情況(央廣網發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檢察院供圖)

  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檢察院近期公布的一起典型案件,案情同樣涉及製作3D動圖繞過遊戲的人臉識別係統。涉案人員蔣某某開辦的兩(liang) 家遊戲公司兩(liang) 年內(nei) 向未成年人銷售已通過人臉識別的賬號1207個(ge) ,未成年人買(mai) 家遍及十多個(ge) 省份。

  瀘州市龍馬潭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曾虹向中國之聲介紹,蔣某某於(yu) 2018年和2020年先後注冊(ce) 成立了兩(liang) 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些網絡遊戲賬號的回收和租售業(ye) 務,經營過程中,公司采用了話術引誘的方式,誘導未成年人在購買(mai) 遊戲賬號時謊稱已成年(等方式),向未成年人銷售成年人的遊戲賬號。後來因為(wei) 網絡實名認證的限製,未成年人無法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登錄係統,就引發了大量的退款。

  隨後,為(wei) 保證非法獲利,被告人蔣某某授意公司員工聯係網絡黑灰產(chan) 從(cong) 業(ye) 者,製作3D人臉動圖,破解人臉識別認證,當時為(wei) 了能夠達到多次解綁賬號的目的,他們(men) 購買(mai) 了大量即將年滿18周歲公民的照片、身份證號和手機號。

  曾虹介紹:“他在網上買(mai) 的‘隔夜未成年人’的信息、照片——就是說今天還沒有滿18歲,第二天就滿18歲了,這種他們(men) 叫做‘底料’,為(wei) 什麽(me) 要用‘隔夜未成年人’,因為(wei) 當時有規定,頭一天是未成年人,可以隨意綁定更改注冊(ce) 賬號,第二天成年了,又可以不受限製打遊戲。‘底料’用軟件生成3D動圖,做好了之後,就放在手機裏,手機可以刷機,刷機的目的就是(當網絡遊戲有)任何觸發攝像頭的操作時,都可以直接引到(調用)存在手機裏的3D動圖。”

  2022年5月,蔣某某等5人因犯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係統數據罪,被判處六個(ge) 月至兩(liang) 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昨天,記者在各網絡銷售平台搜索發現,賬號買(mai) 賣過程中會(hui) 有“禁止未成年購買(mai) 網遊類商品”的提示,但也有商家在明知對方可能為(wei) 未成年的情況下推銷賬號,承諾“終身售後”。遊戲產(chan) 業(ye) 分析師張書(shu) 樂(le) 提示,盡管防沉迷係統的安全性能已進一步提升,但學校、家長、社會(hui) 仍應對類似案件保持警惕。

  他說:“從(cong) 目前實際的人臉識別應用上來看,特別是在遊戲的識別應用上,3D動圖繞過遊戲人臉識別在技術上有很多要求,(但是)它這種性質,代表了一種可能的技術操作,它可能會(hui) 通過現在的AIGC(AI自動創作生成的內(nei) 容)生成式人工智能,去做更多的人臉動圖或者視頻,包括遊戲在內(nei) 的(使用)人臉識別的更多的一些場景,是一種風險預警和告知。”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