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chan) 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ju) 措。眼下,趁農(nong) 閑時節,各地搶抓施工期,堅持新建和改造並重,加快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
隨著秋收工作結束,被譽為(wei) “塞外糧倉(cang) ”的內(nei) 蒙古河套地區搶抓施工期,加快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實施統一規劃、集中改造、連片開發,讓零散地塊變成規模經營的高產(chan) 田。在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現場,大型機械往來穿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黑龍江、吉林、遼寧在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中,統籌推進黑土地保護和修複、建設農(nong) 田防護林等。在黑龍江青岡(gang) 縣同心村,施工人員正在治理因土地退化形成的侵蝕溝,他們(men) 把柳條橫向、縱向編織固定在侵蝕溝溝底,這樣可以防止黑土被雨水衝(chong) 走,而柳條在溝裏長成灌木叢(cong) 後,又將進一步攔截水土。
中原糧倉(cang) 河南打造集中連片、節水高效、綠色生態的現代化高標準農(nong) 田示範區。今年前十個(ge) 月,全省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455萬(wan) 畝(mu) 。
補齊短板、提升能力。各地按照“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的思路,因地製宜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河北、陝西、甘肅等地突出節水,安裝節水灌溉設施、水肥一體(ti) 化係統。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以增強農(nong) 田防洪排澇能力、土壤改良為(wei) 主。山東(dong) 淄博高青縣針對田間道路、排水等短板,在28個(ge) 村建設4.5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
按年初規劃,我國今年要建4500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