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年內第三輪大動作!六大行之後,12家股份製銀行集體下調存款利率

發布時間:2023-12-26 14:46:00來源: 證券時報網

  在全國商業(ye) 銀行淨息差降低至1.73%的曆史低位後,下調負債(zhai) 端存款利率保衛“息差”已刻不容緩。

  2023年臨(lin) 近年底,商業(ye) 銀行存款利率又迎來一輪調整動作。繼六大行後,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再次集體(ti) 下調存款利率, 11家股份製銀行日前集體(ti) 宣布從(cong) 12月25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

  加上已於(yu) 前兩(liang) 日宣布下調存款掛牌利率的招商銀行,至此全國性國有大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均已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這是2023年以來,第三輪大規模的調降存款利率,此前全國性主流銀行曾先後於(yu) 6月份、9月份兩(liang) 次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

  此次下調的存款產(chan) 品主要集中於(yu) 定期存款,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下調幅度不等,各期限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多在10至25個(ge) 基點區間,下調特點是存款期限越長,下調幅度越大。

  其中,多數股份製銀行的下調力度較為(wei) 一致,一年期、兩(liang) 年期、以及三年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分別為(wei) 10個(ge) 基點、20個(ge) 基點、25個(ge) 基點,下調後的存款利率普遍較六大國有銀行略高。

  12月22日至23日,工商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郵儲(chu) 銀行最先開啟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其中,定期整存整取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ge) 基點,分別至1.95%和2.00%,二年期下調20個(ge) 基點至1.65%,三個(ge) 月、半年和一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ge) 基點,下調後分別降至1.15%、1.35%和1.45%。此外,通知存款掛牌利率下調20個(ge) 基點。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利率下調10個(ge) 基點。

  對於(yu) 本輪全國性主流商業(ye) 銀行集體(ti) 下調存款利率的驅動因素,市場觀點較為(wei) 一致,即為(wei) 緩解商業(ye) 銀行淨息差壓力。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國內(nei) 商業(ye) 銀行的淨息差已經降至1.73%,創曆史新低。對於(yu) 此次下調存款利率的影響,中信證券測算,存款降息對於(yu) 商業(ye) 銀行平均存款成本壓降幅度可達3至5個(ge) 基點。

  回顧過去兩(liang) 年間,商業(ye) 銀行已有五次大規模的集體(ti) 下調存款利率,其中2022年4月、2022年9月,商業(ye) 銀行開啟下調存款利率動作,後續逐漸將長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從(cong) “3”降低至“2”時代。

  降低負債(zhai) 端成本是商業(ye) 銀行在息差不斷收窄趨勢下的必需之措。一方麵,近年來民眾(zhong) 儲(chu) 蓄意識增強,商業(ye) 銀行的定期存款增量大幅升高,隨之付息率走高;另一方麵,在支持實體(ti) 經濟的號召下,商業(ye) 銀行資產(chan) 端收益也不斷走低。在兩(liang) 端壓力下,商業(ye) 銀行淨息差連續下滑。

  而控製息差收窄速度、壓降負債(zhai) 端成本,已是整個(ge) 行業(ye) 共識。甚至麵對息差收窄壓力,有商業(ye) 銀行於(yu) 2023年一季度發出 “壓降付息成本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口號,表示要通過預算、績效考核等手段壓降付息成本。

  對此次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國盛證券銀行業(ye) 分析師馬婷婷團隊認為(wei) ,存款“開門紅”前夕調降,成本優(you) 化效果更佳。她舉(ju) 例,2019—2022四年來,上市銀行一季度存款增量占全年比重平均在60%左右,上半年增量占比平均在87%左右。她認為(wei) ,上市銀行存款增長一般集中在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在當前時點調降掛牌利率,對明年的負債(zhai) 成本優(you) 化效果會(hui) 更明顯。

  東(dong) 方進誠研究發展部相關(guan) 報告認為(wei) ,近期京、滬樓市新政顯示,監管層或更多通過下調居民房貸利率下限的方式,對房貸利率進行定向調整。這表明進一步下調居民房貸利率依然是修複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主要政策抓手。同時,“推動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導向下,後續企業(ye) 貸款利率也有望持續下行。在此背景下,通過下調存款利率來緩解銀行負債(zhai) 端壓力,提升銀行淨息差,為(wei) 後續貸款利率下調預留空間的迫切性大大凸顯。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