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黑龍江:用法治力量推進濕地保護 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發布時間:2023-12-26 14:57: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25日消息(記者楊洋 李鑫 劉會(hui) 民)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黑龍江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紮實推進濕地保護法實施,充分運用法治力量推動濕地保護,全力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12月的黑龍江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的丹頂鶴正在野化訓飛。這片21萬(wan) 公頃的保護區,是目前世界上麵積最大的野生丹頂鶴繁殖棲息地。

  紮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二級調研員王文鋒:濕地麵積穩定在17萬(wan) 公頃以上,魚類資源明顯增加,每年在紮龍遷徙停歇通過的白頭鶴、灰鶴、白鶴等珍禽數量明顯增加,東(dong) 方白鸛繁殖巢數量成倍增加,遷徙繁殖的野生丹頂鶴種群維持在300隻以上。

  然而,過去這裏也曾麵臨(lin) 嚴(yan) 重缺水、濕地退化等問題。2003年,黑龍江出台國內(nei) 第一個(ge) 省級濕地保護地方性法規。隨後建立的紮龍濕地長效補水機製,確定了由省市兩(liang) 級每年籌措400萬(wan) 元有計劃實施人工補水,紮龍濕地生態環境得到修複和改善。2022年6月,我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為(wei) 濕地保護修複提供了更堅實的法治保障。黑龍江各地濕地保護管理、生態修複、執法監督能力全麵加強。

  大慶市人大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蘭(lan) 毅輝:打擊力度、濕地保護的相關(guan) 案件也有抓手了,有了法律之後,一步一步力量加強,就形成了一個(ge) 氛圍。

  法治力量為(wei) 濕地保護築起“防護網”。為(wei) 進一步守護好森林、江河、湖泊、濕地、冰雪等原生態風貌,黑龍江正加快完善生態環境監管製度體(ti) 係,提升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監測、信息、科研等基礎保障能力,推動形成各方參與(yu) 的大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劉偉(wei) :我們(men) 將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麵實施一批有溫度、有力度的環保政策組合拳,推動“綠色顏值”換取“金色價(jia) 值”。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