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職工體質檢測有了“摸底”報告:存在四大共性問題

發布時間:2023-12-27 14:50:00來源: 工人日報

  近日,由國家體(ti) 育總局體(ti) 育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總局體(ti) 科所)發布的《2023年職工體(ti) 質檢測“萬(wan) 裏行”典型工種體(ti) 質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從(cong) 事傳(chuan) 統重工業(ye) 、高科技產(chan) 業(ye) 和新興(xing) 服務業(ye) 等行業(ye) 的職工體(ti) 質進行了抽樣檢測,在職工體(ti) 質健康“摸底”工作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根據全國總工會(hui) 2022年開展的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目前我國職工總數約為(wei) 4.02億(yi) 人,職工平均年齡38.3歲。這4億(yi) 多職工的身體(ti) 健康狀況,不僅(jin) 僅(jin) 關(guan) 乎億(yi) 萬(wan) 家庭的生活幸福,更與(yu) 社會(hui) 經濟發展息息相關(guan) 。因此,摸清全國職工的“體(ti) 質健康家底”,便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yi) 。

  為(wei) 了對全國職工體(ti) 質狀況做出全麵、科學的檢測,總局體(ti) 科所和中國企業(ye) 體(ti) 育協會(hui) 於(yu) 今年5月開啟“2023年職工體(ti) 質檢測與(yu) 科學健身指導萬(wan) 裏行”活動。在7個(ge) 月的時間裏,“萬(wan) 裏行”活動走進全國10個(ge) 省(區、市)的22家企業(ye) ,為(wei) 近萬(wan) 名職工進行了體(ti) 質測試。

  據總局體(ti) 科所研究員王歡介紹,體(ti) 質檢測主要包括身體(ti) 形態、身體(ti) 機能和身體(ti) 素質3個(ge) 方麵,共計11項指標。參與(yu) 檢測的職工主要來自煤礦、鋼鐵、機車、快遞、科研和行政等6個(ge) 行業(ye) ,既有體(ti) 力勞動者也有非體(ti) 力勞動者。在參測人員的性別比例上,男性占77.6%,女性占22.4%。在參測人員的年齡構成上,20歲~39歲年齡段占比為(wei) 54.2%,40歲~59歲年齡段占比為(wei) 45.8%。

  最終出爐的《報告》顯示,我國職工的體(ti) 質狀況整體(ti) 較好,四分之三的職工體(ti) 質綜合評價(jia) 達合格及以上水平,其中達到優(you) 秀或良好水平的職工比例為(wei) 三分之一。不同職工的體(ti) 質水平存在一定差異,非體(ti) 力勞動者的體(ti) 質綜合水平好於(yu) 體(ti) 力勞動者;女性職工和低年齡組職工的體(ti) 質綜合水平,分別優(you) 於(yu) 男性職工和高年齡組職工。

  從(cong) 這份《報告》中,可以發現當前我國職工體(ti) 質健康的不少共性問題。例如,不論從(cong) 事體(ti) 力勞動還是非體(ti) 力勞動的職工,超重肥胖和體(ti) 重過低的“兩(liang) 極”問題都值得警惕;較為(wei) 普遍存在的心肺耐力欠佳問題,導致慢性病風險增高;此外,柔韌性普遍較差,可能導致肌肉緊張和關(guan) 節僵硬,並增加運動損傷(shang) 的風險。

  除了共性問題,《報告》還羅列了不同工種職工各自比較突出的體(ti) 質特點和問題。例如,快遞從(cong) 業(ye) 人員下肢力量相對較弱,平衡能力有待提高;煤礦工人的肺通氣功能需加強;機車生產(chan) 工人普遍存在超重肥胖和核心力量不足的問題;而科技人員和辦公室人員上肢力量不足可能導致腕疼痛、“鼠標手”、頸椎和肩部肌肉過度緊張,引發頸椎病、肩周炎等健康問題。

  針對此次體(ti) 測過程中所發現的職工體(ti) 質問題,《報告》建議,“積極開展職工體(ti) 育活動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最佳幹預手段之一”。此外,針對不同類型職工的體(ti) 質健康狀況,《報告》還結合其日常工作和生活特點,提出了若幹提升體(ti) 質健康水平的具體(ti) 建議。

  據了解,今年是該測試活動開展的第一年。根據計劃,明年活動將在增加參測職工職業(ye) 多樣化,拓展檢測範圍、增加偏遠地區和基層企業(ye) 職工體(ti) 質檢測,持續促進職工健康教育,共促職工心理健康等方麵持續改進發力。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