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城區人口“內降外升”
原標題:城市總規一步步從(cong) “願景圖”變成“實景圖”
北京中心城區人口“內(nei) 降外升”
《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實施體(ti) 檢報告公眾(zhong) 讀本(2022年度)》近日在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公布,從(cong) 首都功能、城市規模、空間布局、生態底線、城市治理、安全韌性、區域協同七個(ge) 方麵總結城市建設治理的“年度成績單”。
2017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批複《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2016年—2035年)》。按照“一年一體(ti) 檢、五年一評估”的要求,本市將體(ti) 檢評估機製作為(wei) 總體(ti) 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發現問題、破解難題。首都規劃正在一步步從(cong) “願景圖”變成“實景圖”。
根據報告,本市首都功能不斷優(you) 化提升。亞(ya) 洲金融大廈投入使用,國家會(hui) 議中心二期穩步推進賽後內(nei) 部改造;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持續推進,保護整治成果顯著;推動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等10家國際組織登記成立,在京落戶國際組織達114家;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現雛形,12家重點實驗室入選首批全國重點實驗室標杆。首都數字經濟邁入新發展階段,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到41.6%。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規模2184.3萬(wan) 人。從(cong) 分布來看,總體(ti) 規劃實施以來,人口空間布局調控成效顯著,中心城區內(nei) 外人口呈“內(nei) 降外升”態勢。堅持減量雙控與(yu) 存量更新,本市城鄉(xiang) 建設用地規模持續減少,生態空間進一步拓展,並牢牢守住132平方公裏戰略留白用地,麵積相當於(yu) 約45個(ge) 頤和園。隨著《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通過並施行,本市城市更新走向法製化,項目實施取得積極進展。
報告顯示,2022年,本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麵積約4517平方公裏,約占市域麵積27.5%,較2018年提高約1.4個(ge) 百分點,全市自然保護地全部納入紅線。全年共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6萬(wan) 餘(yu) 畝(mu) ,新建恢複濕地661公頃。新一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綠化工程圓滿收官,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綠化工程累計完成219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達到44.8%。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公園數量達到109個(ge) ,“一環百園”城市公園基本閉合。
加強城市精細化治理,本市聚焦民生實事不斷發力。報告顯示,經過兩(liang) 輪公交專(zhuan) 用道優(you) 化調整,本市對71條公交專(zhuan) 用車道放開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使用權限,打通三環路公交專(zhuan) 用道斷點。小客車車均出行強度相較2015年下降約9.6%。中心城區慢行出行比例升至約49%。商品住房中,共有產(chan) 權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約占61.9%。全年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近八成。全年新建約30所學校,共新增中小學學位約3.6萬(wan) 個(ge) 。
在韌性城市建設層麵,全年已啟動危舊房改造(含簡易樓騰退)20餘(yu) 萬(wan) 平方米,完工老舊小區改造205個(ge) 。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格局日漸清晰。報告顯示,自2017年以來,本市累計疏解提質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2093家、區域性專(zhuan) 業(ye) 市場和物流中心640個(ge) ,其中2022年完成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疏解提質166家;雄安新區“交鑰匙”的3所學校實現竣工交付;通州區每年保持固定資產(chan) 投資規模千億(yi) 量級。
2022年,“軌道上的京津冀”主幹骨架基本形成。京津冀區域營運性鐵路總裏程達10933公裏,較2014年末增長39.4%。北京豐(feng) 台站通車運營,進一步促進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形成。
原標題:城市總規一步步從(cong) “願景圖”變成“實景圖”
北京中心城區人口“內(nei) 降外升”
《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實施體(ti) 檢報告公眾(zhong) 讀本(2022年度)》近日在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網站公布,從(cong) 首都功能、城市規模、空間布局、生態底線、城市治理、安全韌性、區域協同七個(ge) 方麵總結城市建設治理的“年度成績單”。
2017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批複《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2016年—2035年)》。按照“一年一體(ti) 檢、五年一評估”的要求,本市將體(ti) 檢評估機製作為(wei) 總體(ti) 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發現問題、破解難題。首都規劃正在一步步從(cong) “願景圖”變成“實景圖”。
根據報告,本市首都功能不斷優(you) 化提升。亞(ya) 洲金融大廈投入使用,國家會(hui) 議中心二期穩步推進賽後內(nei) 部改造;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持續推進,保護整治成果顯著;推動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等10家國際組織登記成立,在京落戶國際組織達114家;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展現雛形,12家重點實驗室入選首批全國重點實驗室標杆。首都數字經濟邁入新發展階段,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到41.6%。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規模2184.3萬(wan) 人。從(cong) 分布來看,總體(ti) 規劃實施以來,人口空間布局調控成效顯著,中心城區內(nei) 外人口呈“內(nei) 降外升”態勢。堅持減量雙控與(yu) 存量更新,本市城鄉(xiang) 建設用地規模持續減少,生態空間進一步拓展,並牢牢守住132平方公裏戰略留白用地,麵積相當於(yu) 約45個(ge) 頤和園。隨著《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通過並施行,本市城市更新走向法製化,項目實施取得積極進展。
報告顯示,2022年,本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麵積約4517平方公裏,約占市域麵積27.5%,較2018年提高約1.4個(ge) 百分點,全市自然保護地全部納入紅線。全年共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6萬(wan) 餘(yu) 畝(mu) ,新建恢複濕地661公頃。新一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綠化工程圓滿收官,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造林綠化工程累計完成219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達到44.8%。第一道綠化隔離地區公園數量達到109個(ge) ,“一環百園”城市公園基本閉合。
加強城市精細化治理,本市聚焦民生實事不斷發力。報告顯示,經過兩(liang) 輪公交專(zhuan) 用道優(you) 化調整,本市對71條公交專(zhuan) 用車道放開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使用權限,打通三環路公交專(zhuan) 用道斷點。小客車車均出行強度相較2015年下降約9.6%。中心城區慢行出行比例升至約49%。商品住房中,共有產(chan) 權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約占61.9%。全年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近八成。全年新建約30所學校,共新增中小學學位約3.6萬(wan) 個(ge) 。
在韌性城市建設層麵,全年已啟動危舊房改造(含簡易樓騰退)20餘(yu) 萬(wan) 平方米,完工老舊小區改造205個(ge) 。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格局日漸清晰。報告顯示,自2017年以來,本市累計疏解提質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2093家、區域性專(zhuan) 業(ye) 市場和物流中心640個(ge) ,其中2022年完成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疏解提質166家;雄安新區“交鑰匙”的3所學校實現竣工交付;通州區每年保持固定資產(chan) 投資規模千億(yi) 量級。
2022年,“軌道上的京津冀”主幹骨架基本形成。京津冀區域營運性鐵路總裏程達10933公裏,較2014年末增長39.4%。北京豐(feng) 台站通車運營,進一步促進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形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