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點裏飄來濃濃書香——甘肅積石山震區建起多種書屋
“姐姐,這本書(shu) 你看完了嗎?我也想看!”
“還有好幾頁呢。”
“那好吧,我先看別的。”
…………
這是記者近日在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寺廣場安置點的一頂帳篷裏聽到的對話。帳篷裏七八個(ge) 孩子正圍在一張書(shu) 桌前,桌上擺著繪本、兒(er) 童故事、雜誌……帳篷上,貼著四個(ge) 字——愛心書(shu) 屋。
大河家小學四年級學生馬麗(li) 娜是這群孩子裏的一個(ge) ,她剛放下一本書(shu) ,這本書(shu) 就被一個(ge) 男孩拿走了。“這本書(shu) 裏有3個(ge) 故事,我最喜歡裏麵的《孫悟空大戰紅孩兒(er) 》。”她興(xing) 奮地與(yu) 記者分享。
據了解,該愛心書(shu) 屋由中國郵政搭建。住在大寺廣場安置點的馬麗(li) 娜,一有時間就來愛心書(shu) 屋。她告訴記者,她在書(shu) 屋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men) 也都住在這裏,我們(men) 還會(hui) 約著一起來看書(shu) ”。
當馬麗(li) 娜和朋友們(men) 在愛心書(shu) 屋共享閱讀時光時,積石山縣劉集鄉(xiang) 陽窪村安置點的文化活動室,也迎來一群小讀者。
文化活動室由一間板房構成,裏麵4個(ge) 書(shu) 櫃並排而立,每個(ge) 櫃子裏都擺滿了書(shu) ——有國學經典導讀讀本、古典詩詞、科普作品、兒(er) 童小說、童話等,還有係列圖書(shu) 《寫(xie) 給青少年的敦煌故事》。
屋裏,一個(ge) 男孩正捧著一本“敦煌故事”係列圖書(shu) 《經典洞窟》,讀得津津有味。“爸爸帶我去過敦煌,那些石窟好神秘,看了書(shu) 我才知道它們(men) 有這麽(me) 多故事。”他告訴記者。
與(yu) 陽窪村安置點的文化活動室一樣,積石山縣石塬鎮肖紅坪村安置點的農(nong) 家書(shu) 屋,也有4個(ge) 大書(shu) 櫃,每個(ge) 書(shu) 櫃裏的書(shu) 籍分門別類,整整齊齊。與(yu) 農(nong) 家書(shu) 屋比鄰的,正是肖紅坪小學臨(lin) 時教學點。每當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men) 通常會(hui) “兵分兩(liang) 路”,一群尋找空地做遊戲,一群奔向農(nong) 家書(shu) 屋。
一年級板房教室距離農(nong) 家書(shu) 屋最近,正在讀一年級的樊義(yi) 廷搶在前頭,最先鑽進書(shu) 屋。“裏麵有很多繪本,我最喜歡看繪本!”他說。
據悉,積石山地震後,由甘肅省委宣傳(chuan) 部指導、甘肅省委宣傳(chuan) 部農(nong) 家書(shu) 屋建設管理辦公室和讀者出版集團開展的“農(nong) 家書(shu) 屋·讀者愛心書(shu) 架”建設工作順利進行。目前,首批100個(ge) 書(shu) 櫃和370種、17830冊(ce) 圖書(shu) ,已分配到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劉集鄉(xiang) 、石塬鎮、柳溝鄉(xiang) 、胡林家鄉(xiang) 、吹麻灘鎮的41個(ge) 受災群眾(zhong) 安置點。第二批書(shu) 櫃和圖書(shu) 近日也已運抵積石山,將根據統一部署,分配到相關(guan) 安置點。
(前方報道組成員:陳海波、章正、劉宇航、宋喜群、王冰雅)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8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